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明洞

阳明洞

①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会稽山中。《明史·王守仁传》:守仁“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即此。王守仁因号阳明先生。

②在今广西隆安县西北三十里和济村。《清一统志·南宁府一》:阳明洞在“大江崖上,可容数百人。明王守仁征田州时,尝泊舟题字于此, 因名”。今洞壁有“阳明洞天”、王守仁“征田功文”等摩崖石刻。

③在今贵州修文县北三里龙岗山。明曹学佺《名胜志》:旧名东洞“王守仁辟之,改名阳明洞天”。1945—1949年,国民党曾在龙岗山王文成公祠右厢楼下囚禁张学良将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多次修缮,成为著名的游览地。


在贵州省修文县城北1.5千米的龙岗山。明正德元年(1506年)兵部主事王守仁(字阳明)因获罪朝廷被谪为龙场驿丞(今修文县城即明代龙场驿所在地)。三年,王阳明抵修文,居龙岗山东洞,后人称阳明洞。从嘉靖年间起,龙岗山和贵阳城陆续修建阳明祠、君子亭和阳明书院。清康熙以后,累经扩建、重修,成为重要的名胜古迹。洞前两株柏树,挺拔苍劲,传为王守仁手植。洞口有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三月贵州宣慰使安国亨题刻“阳明先生遗爱处”七大字和御史冯晋卿所立碑石。洞内宽敞明亮,可坐百余人。四壁有石乳凝结而成的象形动植物和日用器皿。洞中石凳石桌,不假修凿,自然生成。王文成公祠、何陋轩、君子亭、宾阳堂,分别坐落在茂林巨石间,重檐飞阁,红柱绿瓦,交相辉映。1939—1942年,国民党曾在龙岗山王文成公祠右厢楼下囚禁张学良将军。建国后经多次修缮,成为游览胜地。


猜你喜欢

  • 惠怀县

    ①东晋置,属江夏郡。治所在今湖北仙桃市南。西魏废。②南朝梁置,属武建郡。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境。北周废。③南朝梁改旌阳县置,属武宁郡。治所在今湖北荆门市北。西魏改为武山县。④南齐置,属新野郡。治所在今河

  • 盐官县

    ①西汉置,属西河郡。方位缺考,当在今陕西与山西交界的黄河两岸。东汉废。②三国吴黄武四年 (225) 改海昌屯田都尉置,属吴郡。治所在今浙江海宁市盐官镇南杭州湾海中。《旧唐书·地理志》: “汉海盐县地,

  • 蚌湖镇

    在今湖北潜江市西北蚌湖村。《方舆纪要》卷77潜江县 “白洑驿” 条下,“蚌湖、芦洑头亦为巡警处。盖其地皆接通江、汉,盗贼易于出没”。民国置镇。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西北部。面积17平方千米。人口1.8万

  • 董村镇

    ①即今河北南皮县东南三十里董村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0南皮县图: 东南有董村镇。②即今河南长葛市东董村乡。明嘉靖 《许州志》 卷1《村镇》: “董村镇,在 (长葛) 县东十五里。”(1)在山西

  • 怀安山

    在今广东惠东县西北梁化镇一带。一说在今惠东县东南平海镇一带。《隋书·地理志》:归善县有怀安山。《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归善县“归化山”条内:“《志》云,府南北三十里有怀安山。峰峦列峙,环抱郡城。一名

  • 黄草关

    ①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清一统志·青州府二》: “昌乐县东南方山之东,亦有黄草关。今名……小岩口。”②在今山东五莲县东,九仙山西北。《方舆纪要》卷35诸城县 “九仙山” 条: “今山西北兀子山南有大路

  • 杨梅坪

    在今广东连平县西北。《明史·地理志》连平州:“西有银梅水,源出杨梅坪,即浈水上源。”

  • 女直水达达路

    简称水达达路。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前后分开元路置,属辽阳行省。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佳木斯、兴凯湖以东,包括俄罗斯境内黑龙江下游两岸及乌苏里江东岸地区。元派军士在此屯田,设置屯田总管府。简称水达达路

  • 怀戎县

    北齐天保六年(555)改潘县置,为北燕州治。治所在今河北涿鹿县西南桑干河南岸。北周属燕州。隋属涿郡。唐属妫州,长安二年(702)移治今怀来县(沙城)东南旧怀来城(已没入官厅水库)。辽属可汗州,改名怀来

  • 长山堡

    北宋置,属秦州静戎砦。在今甘肃秦安县西南。《方舆纪要》卷59秦州秦安县:长山堡,“宋置,以近长山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