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长安镇

长安镇

①北宋置,属盐官县,即今浙江海宁市(硖石镇)西南五十里长安镇。《方舆纪要》卷90海宁县:长安镇“旧为运道所经……元设税课务并置驿于此,明朝改为税课局,嘉靖中驿废”。为商旅聚集、舟车冲要之地,清设州判驻此。

②清置,属临湘县。即今湖南临湘市。清移城陵矶巡司于此。1930年临湘县迁治于此。

③即今广西融安县。明、清置巡司于此。《明史·李锡传》:万历元年(1573)镇压怀远县瑶民等起义,“锡进次长安镇”,即此。1952年为融安县治。

④在今江苏张家港市北。清光绪《江阴县志》卷2:长安镇“与寿兴沙之年丰镇夹江对峙”。


(1)镇名。(1)在辽宁省东港市东北部。面积195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红石,人口 2800。以长安寺得名。1958年设长安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置镇。主产稻、玉米等。有大理石加工、饮料、塑料等厂。丹东公路经此。(2)在吉林省图们市西部。面积235平方千米。人口1.04万。镇人民政府驻苇子沟,人口3020。1956年取吉祥意设长安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4年置镇。主产稻、玉米。有化肥、综合加工、机修等厂。长图铁路、302国道经此。境内有城子山山城。(3)在黑龙江省富锦市中西部。面积312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长安村,人口1280。1939年称永安村,1946年设永安区,1949年改第二区。1956年改长安乡,1958年改黎明公社,1960年改长安公社,1984年复长安乡,1994年改镇。产玉米、大豆、稻等。有建材、粮油加工等厂。公路通富锦、砚山等地。(4)在浙江省海宁市西部。面积43.1平方千米。人口5.3万。镇人民政府驻长安,人口1.9万。汉置邮亭,唐贞观五年(631年)置桑亭驿,开元十一年(723年)设长安市,北宋元丰时升镇,南宋时建寨扼要,元改长安税课务,明为税课局。清雍正五年(1727年)建福宁汛千总署,六年增设巡盐千总。1942年为长安镇,1958年改长安公社,1961年复置镇。产稻、黄红麻、油菜籽、蚕茧、淡水鱼、生猪。有缫丝、棉纺、皮革、服装、丝绸、塑料、建材、五金等厂。江南运河曾以此为主航道。历为市西部及邻县物资集散地。沪杭铁路经此,公路通市区,水运便利。古迹有东汉画像古墓(古三女堆)。(5)在安徽省绩溪县西部。面积122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镇头,人口1020。古称长安镇,为岭北的要冲。唐绩溪立县后,取名长安,含“长治久安”之意;后改镇头,仍含“要地”之意。1952年设镇头乡,1961年成立镇头公社,1983年复设乡。1992年尚田乡部分地区并入置长安镇。2001年大源乡和浩寨乡部分地区并入。产稻、大豆、蚕茧、茶叶。为县境西部农、林、副产品集散地。有木竹和茶叶加工、板材、酿酒等业。省道蔡雄线经此,镇上、镇校公路起点。古迹有胡家庵顶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冯村古民居等。(6)在湖南省临湘市中西部。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5平方千米。人口8.1万。镇人民政府驻长安,人口4.6万。镇以驻地名。东晋长安(今陕西西安)人避战乱来此,因怀念故地,取名长安,沿用至今。1949年置长安镇,1961年改城关镇,1992年复名长安镇。有机械、制茶、酿造、造纸、棉织、印刷、化肥等厂。京广铁路经此设站,107国道穿城而过。(7)在广东省东莞市南部,南临珠江口。面积83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长安,人口 2850。驻地原名沙埔头。因李姓人多,于1941年效唐朝李世民而名长安。1958年属虎门公社。1959年析置长安公社,1983年设区,1987年建镇。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区东缘。主产稻、甘蔗、花生等,还产香蕉、柑橘、荔枝。盛产鱼、虾、蟹。特产禾花雀。有玩具、五金、成衣、电子元件等厂。107国道经此。(8)在广东省封开县北部。面积140.8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长安圩,人口 3320。清康熙年间划为四都。民国分为新地、长安等6乡。1950年为开建县第五区,1953年属封开县第七区。1954年改为长安区。1958年置长安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撤区建镇。地处开建盆地北部丘陵平原区。产稻、薯类、花生、甘蔗、黄烟。有粮食加工、竹木加工、农机修理等厂。水谷公路经此。(9)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融安县西部、融江上游、枝柳铁路线上。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4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立新街。传在“长安酒店”基础上发展成圩镇,后遂以酒店名镇。以“长住久安”意得名。明、清时于此曾置巡检司。1950年为长安区。1952年融县治此,改名融安县。1958年设长安镇。为县工商业、交通中心。有水泥、金橘制品、制药、罐头、染织、农机、丝绸、饮料、竹木器、工艺美术等厂。焦柳铁路经东侧并设站,209国道经此。水路通三江、融水。(10)在陕西省平利县东北部。面积83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廖家祠堂,人口360。镇以境内长安坝得名。1952年设长安乡,1961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2001年设镇。主产玉米、小麦、稻,为县水稻主产区和安康市粮食生产基地之一。盛产茶叶、蚕茧、天麻、蜂蜜。有茶场和酿酒、机砖等厂。316国道经此。(2)集镇名。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东北部。属堰桥镇。为原长安镇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8000。清雍正间,镇以河为界,东名长治属金匮县,西名久安属无锡县,界桥名长安桥。1912年二镇合并,镇以桥名。有纺织、机械、轻工、电子、化工、冶金、建材等厂。通公路。


猜你喜欢

  • 神麇山

    亦作神囷山。在今河北磁县西四十里。《山海经·北山经》: “神囷之山,其上有文石,……滏水出焉。” 《明史·地理志》 磁州: “西北有神麇山,滏水出焉。”

  • 破冈渎

    又名破墩、破墩渎、破冈埭。三国吴赤乌八年 (245) 开凿。故址在今江苏南部,西起句容县东南,通赤山湖及秦淮河,东至丹阳市西南延陵镇西。从此沟通了都城建邺 (后改建康,今南京市) 与太湖地区的水运交通

  • 小珠山

    亦作小朱山。在今山东胶南市东北。元于钦《齐乘》卷1:大朱山“旁有小朱山,错水所出”。

  • 新桥集

    即今河南项城市南六十里新桥镇。清宣统《项城县志》 卷1: 县南有新桥集。

  • 浿水

    一作浿江,又名王城江。所指因时而异:两汉为朝鲜清川江。《史记·朝鲜列传》:汉兴,“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为界”。《汉书·地理志》 乐浪郡浿水县:“(浿)水西至增地入海。”即此。朝鲜金富轼《三国史记》:高

  • 雅州府

    清雍正七年 (1729) 升雅州置,属四川省。治所在雅安县 (今四川雅安市)。辖境相当今四川色达、丹巴、卢山、名山、汉源以西,得荣、九龙以北,西藏江达、贡觉以东地区。光绪三十年(1904) 升打箭炉厅

  • 柴沟

    在今陕西神木县西。《方舆纪要》 卷57神木县: 柴沟 “天顺中,延绥被寇,神木官军败之于此”。

  • 嘉陵道

    ①西汉置,属武都郡。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北境嘉陵江畔。东汉废。②1914年由川北道改置,属四川省。治阆中县(今四川阆中市)。辖境约当今四川广元、剑阁、盐亭、三台、中江、乐至、安岳以东,通江、平昌、营山、

  • 房村

    即今福建建瓯市南六十里房村。清乾隆十五年 (1750) 移筹岭巡司驻此。即今福建省建瓯县南房村口。清乾隆年间移筹岭巡检司驻此。

  • 中部联合旗

    ①1949年由阿巴哈纳尔左翼旗与阿巴嘎左翼旗、浩齐特右翼旗合并置,属锡林郭勒盟。驻贝子庙(今内蒙古锡林浩特市)。1952年撤销,并入西部联合旗。②1949年由乌珠穆沁左旗、乌珠穆沁右旗及浩济特左旗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