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铜鞮县

铜鞮县

春秋晋顷公十二年 (前514) 置,治所在今山西沁县南三十五里古城。秦属上党郡。北魏移治今沁县西南故县镇,属乡郡。隋属上党郡,唐属潞州。北宋太平兴国三年 (978) 移治今沁县,为威胜军治。金天会六年 (1128) 为沁州治。明洪武初废。


古县名。春秋晋置,治今山西省沁水县南。《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前514年):晋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乐霄为铜鞮大夫”。北魏以后治所屡有迁移,北宋太平兴国中于今沁县置威胜军,并移铜鞮县来治。金、元为沁州治所,明洪武初废入沁州。


猜你喜欢

  • 勐 (猛) 卯安抚司

    清顺治十六年 (1659) 改蛮莫安抚司置,属腾越厅。治所在今云南瑞丽市东十里姐勒。乾隆五十二年 (1787) 迁治勐卯城 (今瑞丽市西郊)。傣语 “勐” 为地方,“卯” 为雾濛濛,意即雾濛濛的地方。

  • 西邯水

    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其东为东邯水,俱自北而南,流入黄河。《后汉书·马武传》:“永平初,马武击西羌,追击到东、西邯,大破之。”又《西羌传》载:永元中,“侯霸复上复东、西邯屯田五部”。古水名。在今青

  • 黄浦口

    在今江苏宝应县西北黄浦乡。《明史·河渠志二》: 万历六年 (1578),潘季驯言: “淮决高家堰、黄浦口,水多东溃,堤弗固也。”

  • 奚望山

    在今山西大同县境。一说在今内蒙古丰镇市南十六里。《寰宇记》 卷49云州云中县: 奚望山 “在郡东一百里”。《金史· 地理志》: 大同县有奚望山。《清一统志·大同府》: 奚望山 “在大同县东”。

  • 宏济桥

    亦作弘济桥。俗称东桥。在今河北永年县东南城关镇(旧永年)东五里。东西横跨在滏阳河上。为单孔圆弧敞肩石拱桥。《清一统志·广平府》:宏济桥“在永年县(旧城)东五里。亦名马头桥”。

  • 晁陂铺

    即今河南镇平县西二十四里晁陂镇。清康熙《南阳府志》 卷2 《驿铺》: 镇平县西有晁陂铺。

  • 速末水

    又作粟末水。即今吉林、黑龙江两省之松花江。《魏书·勿吉国传》: “国有大水,阔三余里,名速末水。”即“粟末水”。

  • 黄山店口

    在今北京市房山区北。《方舆纪要》 卷11良乡县: 黄山店口在 “县北三十里”。

  • ?水

    一作��川水。即今陕西岐山县东��河上游。源出岐山县东北��谷,东南流至扶风县西入雍水。《汉书·沟洫志》:“关中灵轵

  • 水头寨

    北宋置,属温泉县。即今山西交口县西北水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