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官县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置,属北地郡。治所在今陕西铜川市东南。北周建德四年 (575) 移治今铜川市北城关乡,改名同官县。
古县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置,治今陕西省铜川市。属北地郡。北周建德四年(575年)改名同官县,移治今铜川市城关镇。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置,属北地郡。治所在今陕西铜川市东南。北周建德四年 (575) 移治今铜川市北城关乡,改名同官县。
古县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置,治今陕西省铜川市。属北地郡。北周建德四年(575年)改名同官县,移治今铜川市城关镇。
在今湖北宜昌县西。《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流头滩,其水并峻激奔暴,鱼鳖所不能游。行者常苦之,其歌曰: ‘滩头白勃坚相持,倏忽沦没别无期’。袁山松曰: ‘自蜀至此,五千余里,下水五日,上水百日也’
汉代西域罽宾国都城。在今克什米尔潘德勒坦。《汉书· 西域传》: 罽宾国 “王治循鲜城”。
即今安徽黄山市徽州区西北呈坎乡。清康熙《歙县志》卷2:十四都有呈坎(图)。
即秦步高宫。在今陕西渭南市西南张胡村一带。
即今浙江长兴县东六里下箬寺村。《陈书·高祖纪上》:陈霸先“吴兴长城下若里人”。
即玉龙关。在今云南永平县西南二十五里花桥。
又名如墨山、墨山。在今安徽巢湖市西南。《寰宇记》 卷126巢县: “居巢山本名如墨山,在县南六十里,其溪谷间有墨石,研之如墨,因以为名,天宝六年敕改为居巢山。”
战国赵邑。即今山西阳高县。《山海经·海内西经》: 雁门山 “雁出其间,在高柳北。高柳在代北”。古邑名。战国赵邑。即今山西省阳高县。西汉置县。
西汉置,属中山国。治所在今河北蠡县南十五里。东汉废入蠡吾县。古县名。成,又作城;陆成又作陉城(《史记·田叔列传》)。西汉元朔二年(前127年)封中山靖王子刘贞为陆城侯,属涿郡。元鼎五年(前112年)改
又称大黑山、紫山、闷摩黎山。在今青海中部偏南。为昆仑山脉南支。西接可可西里山,东接岷山及邛崃山。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西北一东南走向。海拔5000—6000米。《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枯尔坤山“今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