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鉴 (鑑) 湖

鉴 (鑑) 湖

①即镜湖。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南四里。《舆地纪胜》 卷10绍兴府: 镜湖 “又曰鉴湖、照湖”。东汉时周三百余里。唐以后逐渐淤浅缩小。唐杜甫 《壮游》 诗有 “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 句。清末秋瑾自号 “鉴湖女侠”。

②今浙江绍兴市之别称。以境内有鉴湖,故名。清末绍兴革命党人秋瑾自称 “鉴湖女侠”。

③在今福建永泰县东,下游注入大樟溪。明王应山 《闽都记》 卷28永福县: 鉴湖 “在县东北,又名冲湾潭,其深叵测,邑人崇德令黄泰少与群儿戏习水,俄顷,风雨大至,有龙露 一爪及泰肩,泰以为瑞匣置之”。

④在今江西吉水县东。《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吉水县: 鉴湖在 “县东二里”。《清一统志·吉安府一》: 鉴湖 “其水自县西东流,索回如带,澄澈可鉴”。

⑤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市。清宣统 《新疆图志》卷71: “乌鲁木齐河流经红山下,东引为小沼,即鉴湖也。波光澄碧,荇藻交潆,垂柳覆堤,游鱼喋沫,致足佳趣。” 俗于旧历六月六日争相游览于此。


猜你喜欢

  • 八刺沙衮

    即虎思斡耳朵。在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东南二十里布拉纳古城遗址。马哈茂德·喀什噶里《突厥语词汇》:“窝鲁朵, 八剌沙衮附近的城镇。八剌沙衮因此也称为虎思窝鲁朵。”为西辽国都城。

  • 球牟山

    在今云南腾冲县东五里。《方舆纪要》 卷118腾越州: 球牟山 “下峻上平,可居以避寇。山顶有池,池旁有穴,下注为伽和池。正统间,麓川贼寇边,守御官军据此立寨。军民潜避其上。亦名梗寨山”。

  • 大凌河

    亦作大灵河、灵河、凌河。在今辽宁西部。清《满洲源流考》卷15引《元一统志》:“大凌河在兴中州,下流入义州境。”《方舆纪要》卷37广宁右屯卫:大凌河在“卫西二十五里。自广宁中屯卫流入境,又东南入于海”。

  • 冷地峪寨

    在今甘肃岷县西五十五里冷地口。《明一统志》卷37岷州卫“曹家寨”条下:“自是而西又有中寨、野狐桥、冷地峪三寨。”

  • 拜塔克

    即今新疆奇台县东北北塔山。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22: 拜塔克 (塔克,维吾尔语意为山)“在镇西府西北境之哈布塔克西一百十五里。……盖天山分支也”。

  • 十房洞

    在今湖南安化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0安化县“辰山”条下:“又十房洞,在县(治今梅城镇)北二十里。洞门广丈余,中若堂室,左右列十房。又有石田、石池之属。”

  • 宝殿

    北齐时建。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南城宫内。《北史·齐后主纪》 载: “乃更增益宫苑,造偃武、修文台。其嫔嫱诸院中,起镜殿、宝殿、玳瑁殿,丹青雕刻,妙绝当时。”

  • 黄柏岭

    在今内蒙古敖汉旗南。《辽史·地理志》:武安州有黄柏岭。乾隆 《热河志》 卷62引 《元一统志》: 惠和县 (故址即今辽宁建平县建平镇北马圈子村博罗科古城) “东至武平县界黄柏岭七十里”。

  • 阿什河

    ①即今黑龙江省阿城市。民国魏声龢《吉林地志》:“阿城县, 土名阿什河。”②古名按出虎水、阿触胡河、阿术火河、阿勒楚喀河。在今黑龙江省哈尔滨、阿城、五常等市县境。源出尚志市西南,西北流,在哈尔滨市东北注

  • 臧家桥

    又名通济桥。即今河北献县北十里臧桥乡。清乾隆 《献县志》 卷 1: 通济桥 “即臧家桥,县北十里。顺治十八年建木桥,长十五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