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重丘

重丘

①春秋齐地。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南二十五里。《春秋》: 襄公二十五年 (前548),“诸侯同盟于重丘”。杜注: “重丘,齐地。” 关于重丘的地望历来众说纷纭: (1) 《寰宇记》 卷54博州聊城县载: “重丘在县东南,即左氏云 ‘诸侯同盟于重丘’。” 《方舆纪要》 卷34东昌府聊城县谓重丘城“在府城 (今山东聊城市) 东南五十里”。江永 《春秋地理考实》 认为其地当在聊城; (2) 《方舆纪要》 卷34茌平县下则谓重丘城在 “县西南二十里”。《清一统志·东昌府一》 谓重丘 “在茌平县西南二十五里”。

②在今山东菏泽市东北。《左传》: 襄公十七年(前556),“卫孙蒯田于曹隧,饮马于重丘”。杜注:“重丘,曹邑。” 《寰宇记》 卷13曹州乘氏县: “重丘故城一名廪丘,在县东北三十一里。”

③战国楚邑。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史记·楚世家》: 怀王二十八年 (前301),“秦乃与齐、韩、魏共攻楚,杀楚将唐昧,取我重丘而去”。


古邑名。(1)春秋齐邑。在今山东省茌平县西南。鲁襄公二十五年(前548年)“诸侯同盟于重丘”,即此。(2)春秋曹邑。在今山东省巨野县西南。《左传》襄公十七年(前556年):“卫石买、孙蒯伐曹,取重丘”,即此。(3)战国楚邑,在今河南省泌阳县东北。《史记·楚世家》:怀王二十八年(前301年),秦、齐、韩、魏攻楚,“取我重丘而去”。即此。


猜你喜欢

  • 石楼山

    ①在今山西沁水县南。《方舆纪要》卷43沁水县:“石楼山在县城南, 山下有濯缨泉,流入杏谷水。”《清一统志·泽州府》:石楼山“在沁水县西南里许,俯瞰县城, 山石崚嶒,望之若楼台状”。②又名通天山。在今山

  • 黄冕墟

    在今广西鹿寨县东北黄冕乡。旧属永福县。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永福县图: 西南有黄冕墟。

  • 兴仁县

    ①辽开泰二年(1013)置,属上京临潢府。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县衙在上京南城东门之东南。金废。②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置,属奉天府。治所在今辽宁沈阳市。三十四年(1908)移治抚顺城,

  • 汾阴

    战国魏邑,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庙前村北古城。《史记·秦本纪》:惠文君九年(前329),“渡河,取汾阴”,即此。西汉置汾阴县。古邑名。战国魏邑。以在汾水之阴得名。即今山西省万荣县荣河镇西南庙前村北古城。《

  • 肃慎

    又作息慎、稷慎。商、周时居不咸山 (今吉林长白山) 北,东滨大海,北至黑龙江中下游。《山海经·大荒北经》: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 东晋郭璞注: “今肃慎国去辽东三千余里。” 《书

  • 东卡伦街

    即卡伦街。今吉林九台市西南卡伦镇。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6:长春府东“五十五里东卡伦镇,街东有雾海河渡口,通瓦铜沟及双庙子等路”。

  • 辰水

    ①亦名辰溪。又名锦江。在今湖南辰溪县西南。武陵五溪之一。《汉书·地理志》武陵郡辰阳:“三山谷,辰水所出,南入沅。”《水经·沅水注》:“沅水又东径辰阳县南,东合辰水。水出县三山谷,东南流独母水注之。水源

  • 真川县

    西魏分临真县置,为神水郡治。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南固县村。隋大业元年 (605) 省入临真县。

  • 隆坪墟

    亦作龙坪墟。即今江西兴国县西三十里隆坪乡。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9: 兴国县西有龙坪墟。

  • 龙化镇

    清置,属翼城县。即今山西翼城县东三十五里隆化镇。《清一统志·平阳府一》:龙化镇“南连绛县,北接浮山,为商旅辏集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