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都亭驿

都亭驿

唐、宋时设于都城或陪都的馆驿。(1) 唐代设于京师长安的馆驿。《续高僧传》 卷4 《玄奘传》: “从故城之西南至京师朱雀街之都亭驿。” 据元人骆天骧 《类编长安志》 卷4,驿在朱雀街西第一街第二坊,即通化坊 (在今陕西西安市内)。(2) 唐代设于东都洛阳的馆驿。《旧唐书·封常清传》: 天宝十四载 (755) 十二月,常清在东都洛阳抗击安禄山叛军,不利,“常清退入上东门。……又战于都亭驿。不胜,退守宣仁门”。此驿在宣仁门外清化坊 (在今河南洛阳市内)。(3) 唐代设于北都太原的馆驿。《全唐文》 卷542令孤楚 《奏太原府资望及选拔状》 云:“伏以太原府龙兴盛业,……官标留守,驿署都亭。”此驿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4) 北宋设于东京开封府接待外蕃使节的馆驿。在今河南开封市内。《宋朝事实》 卷12: “真宗景德后,契丹请盟,每使至,……舍于都亭驿。” (5) 南宋设于京城临安府接待外蕃使节的馆驿。在今浙江杭州市内。《舆地纪胜》卷1行在所 (临安府) 馆驿: 都亭驿 “在候潮门里,国信所附。《朝野杂记》 云: ‘北使至阙,……入余杭门,至都亭驿’”。


(1)唐代设在都城、陪都的馆驿。《资治通鉴》:乾宁二年(895年),“王行瑜等杀(韦)昭度、李谿于都亭驿”。此在都城长安城内通化坊。《旧唐书·吕元膺传》:元膺为东都留守,“留守防御将二人,都亭驿卒五人”。此在东都洛阳城内清化坊。《全唐文·奏太原府资望及官吏选数状》:“官标留守,驿署都亭。”此在北都太原府城内。(2)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改都城开封城内怀信驿置,以接待辽使;又设都亭西驿,接待夏使。南宋设在临安府(今杭州)候潮门里泥路西侍从宅侧次,为馆伴外国使之地。


猜你喜欢

  • 琅琦屿

    即今福建福州市东琅岐岛。《明通鉴》 附编: 清顺治五年 (1648) 春正月,“鲁王自闽安镇移次壶江、琅琦屿”,即此。

  • 人骏滩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西部,西北与广雅滩相距约3.5海里。南北长约9公里,东西宽约6.5公里。滩底珊瑚清晰可见。1935年公布名称为埃勒生达滩。1947年改名人骏滩,以纪念清末粤督张人骏派军舰巡视西沙群

  • 乞伏袁池

    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东北之黄旗海。《水经·㶟水注》:旋鸣池“北对凉川城之南池,池方五十里,俗名乞伏袁池”。

  • 石坝集

    即今安徽明光市东南石坝镇。旧属盱眙县。清光绪《盱眙县志稿》卷3:石坝集在“西南九十五里”。

  • 作疃池

    在今山西广灵县西作疃村西南。《方舆纪要》卷44广灵县:“作疃池在县西十三里,东注于壶流川。今涸。”

  • 右溪

    在今湖南道县西。唐元祐《右溪记》:“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清一统志·永州府一》 引《府志》谓“有汴河池,其水流出,

  • 章凤街

    即今云南陇川县西南四十八里章凤镇。民国间为陇川设治局春冬二季驻地。傣语 “章” 为大象,“凤” 系 “荒” 的音变,为吼叫,意即象吼叫的地方。

  • 刁翎镇

    即今黑龙江林口县西北刁翎镇。1946年东北革命根据地在此置刁翎县。在黑龙江省林口县北部。面积673.8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刁翎村,人口2810。清末为依兰府刁翎区,1927年改第五区,

  • 石埠墟

    即今广西南宁市西三十里石埠乡。明嘉靖《南宁府志》卷2:宣化县有石埠墟。

  • 夫宁县

    东晋义熙中置,属永平郡。治所在今广西藤县东北浔江南、北流江东岸。南齐为永平郡治。梁又为石州治。隋开皇十年(590)改为永平县。古县名。东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东。属永平郡。南朝齐、梁、陈为永平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