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村集镇
即今山东单县西南郭村镇。清光绪《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单县西南有郭村集镇。
即今山东单县西南郭村镇。清光绪《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单县西南有郭村集镇。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前真州。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西北。贞观元年 (627)废。
在今江西广昌县南。《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广昌县:牙梳障“在县南十里。嶂有三穴,大风常自中出,当寒则暖,当暑则凉”。
明洪武四年 (1371) 置,治所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城东。
①有二,均在今江西境。一在宜春市西南,一在万载县西。《寰宇记》卷109袁州宜春县:书堂山“在州西南三十里,唐卢肇读书于此。按万载西八十里亦有书堂山,习凿齿避地处”。《方舆纪要》卷87袁州府万载县“汤周
①即壶关山。在今山西长治市东南。《清一统志·潞安府》: 壶口关 “又名壶关山。…… 《府志》: 两峰夹峙而中虚,状如壶口,故名”。②一名平山。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水经·汾水注》: “汾水南与平水合,
唐永泰二年 (766) 以林覩府部落分置,治所在郎茫县 (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北部)。辖境约当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地。后废。
即王佺堡。在今宁夏永宁县西南旺全村。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改甘肃卫置,属陕西行都司。治所即今甘肃张掖市。二十六年移都司治此。辖境相当今甘肃张掖、临泽、民乐和青海祁连等市县地。清雍正二年(1724)改为甘州府。
亦名海云山鸿庆寺。始建于唐。在今四川成都市东郊。唐宋时为成都著名寺院,有摸石求子之风俗。南宋 《岁华纪丽谱》: 三月 “二十一日,出大东门,宴海云山鸿庆寺,登众春阁,观摸石。盖开元二十三年灵智禅师以是
在今四川邛崃市城内里仁街。《方舆胜览》卷56邛州:文君井“在临邛。陆务观诗:落魄西州泥酒杯,酒酣几度上琴台。青鞋自笑无拘束,又向文君井上来”。《明一统志》卷72嘉定州:文君井“在邛崃县南二里,郡卓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