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郧阳府

郧阳府

明成化十二年 (1476) 置,属湖广布政司。治所在郧县 (今湖北郧县)。辖境约当今湖北郧县、保康县以西地区。清属湖北省。1912年废。


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析襄阳府置,治郧县(今属湖北)。辖境约当今湖北省郧县、保康等县以西地区。1912年废。


猜你喜欢

  • 武斯浑河

    又作阿思罕河。即今黑龙江省林口县西北乌思浑河。《清一统志·吉林一》 “呼锡哈哩河” 条下: 武斯浑河 “在 (宁古塔) 城东北四百八十里。源出城东北无名山,俱西北流入瑚尔哈河”。

  • 大阁儿汛

    即今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大阁镇)。清于此设巡检、把总驻守。1940年始为丰宁县治。

  • 梅花镇

    即今河北藁城市南梅花镇。1937年10月,国民党五十三军六九一团由地下党员、团长吕正操率领,在此阻击南犯日军,歼敌数百。当夜,六九一团拒绝执行南撤命令,挥戈北上,挺进敌后。此后,日军侵占藁城县,在梅花

  • 突泉镇

    清置,属宜君县。即今陕西宜君县南哭泉乡。在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南部、小额木特河西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55.4平方千米。人口3.9万。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置醴泉镇。宣统元年(1909年)置醴泉

  • 瓮 (甕) 城河

    在今贵州贵定县西。《方舆纪要》卷123新添卫: 瓮城河在 “卫西南二十里。源出龙里卫废平伐长官司界,东北流经此,下流亦入于清水江。天启初,安邦彦犯会城,据龙里,王三善进兵平越,别将徐时逢败死于瓮城河。

  • 巴山县

    ①南朝梁普通三年(522)置,属临川郡。治所在今江西乐安县东北公溪镇。以巴山为名。大同二年(536)为巴山郡治。陈光大年间属巴山郡。隋开皇九年(589)废。②隋开皇五年(585)置,属江州。治所在今湖

  • 伊列河

    亦作伊丽河、亦列河、依列河、帝帝河。即今新疆西北部及哈萨克斯坦东北注入巴尔喀什湖之伊犁河。《汉书·陈汤传》:建昭三年(前36),汤与甘延寿出西域,也延寿谋曰:匈奴如得乌孙、大宛二国,“北击伊列,西取安

  • 铜钵山

    ①在今福建漳州市北。明嘉靖 《龙溪县志》卷1: 铜钵山 “在县北二十一都。山势蜿蜒数里,内一峰中洼而外圆,其形如钵”,故名。②在今江西瑞金市西北。《舆地广记》 卷25虔州: 瑞金县 “有铜钵山”。《方

  • 巧家营

    在今云南巧家县北二十二里。清置巧家汛。雍正五年(1727)于此置会泽县,六年(1728)会泽县移为东川府附郭(今会泽县)。集镇名。在云南省巧家县西部。巧家营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70。巧家系当地少数民

  • 潇湘关

    在今湖南永州市西北十里。《清一统志·永州府二》: 潇湘镇 “潇、湘会流之地。五代时置。一曰潇湘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