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邻水县

邻水县

治所即今四川邻水县。《宋史·地理志》 作“隣水县”。


亦作潾水县。南朝梁大同三年(537)置,寄治邻州城(在今四川大竹县东南)。《寰宇记》卷138渠州邻水县:“因彼州(邻)水以名之。”隋开皇元年(581),“自州城移于岳池溪”(今四川邻水县北二十九里)。大业初属宕渠郡。唐武德元年(618)属邻州。二年(619)南移治于今邻水县北二十里。一说在今龙安场。八年(625)属梁州。宝历元年(825)废。大中初复置。北宋乾德四年(967)移治昆楼镇(即今邻水县)。元至元二十年(1283)废。明成化元年(1465)复置,属广安州。清属顺庆府。民国初属四川嘉陵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在四川省东部、华蓥山东麓,毗邻重庆市。属广安市。面积 1919.2 平方千米。人口95万。辖18镇、27乡。县人民政府驻鼎屏镇。南朝梁大同三年(537年)置邻水县,属邻山郡。寄治邻州城,在今重庆市大足县西南牌坊场,后移今邻水县东北兴仁镇。以县有邻水(今芭蕉河)故名。《太平寰宇记》邻水县:“因州(邻)水以名之。”隋属宕渠郡。唐初改称潾水县,武德四年(621年)移今治,属渠州。宝历元年(825年)省,大中初复置。北宋复改潾水县为邻水县。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省入大竹县。明成化元年(1465年)复置。属广安州。清属顺庆府。1913年属川北道,1914年属嘉陵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属川北行署区大竹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大竹专区。1953年改属达县专区,1968年属达县地区。1993年属广安地区,1996年属广安市。地处川东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地带。西部华蓥山与东部明月山之间绵延铜锣山,三山呈“”字平行排列,纵贯全境。山顶经长期剥蚀形成“一山二岭一槽”或“一山三岭两槽”特殊地貌景观,岩溶地貌发育。芭蕉河北南向流经华蓥、铜锣两山之间向斜谷地(习称西槽)。于南部西落滩始称御临河,折流向东横切铜锣山背斜,形成长6千米之御临河小三峡,纳白水河南流出境。大洪河亦北南向流经铜锣、明月两山间向斜谷地(习称东槽),流入大洪河水库。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小麦、玉米、甘薯,并产苎麻、榨菜、花生、晒烟、柑橘,瘦肉型猪、淡水鱼类均为全省重点产区。有煤、天然气、硫铁、硅石、铝土等矿。有采煤、冶铁、火电、造纸、机械、塑料、化肥、水泥、食品等工业。生铁、原煤、纸、烧碱等为重要产品。汉渝、广邻、邻长公路纵横境内。大洪河通航运。名胜古迹有华蓥山石林、御临河小三峡、九龙洞、书崖等。


猜你喜欢

  • 平地泉招垦局

    1921年由丰镇、凉城、兴和三县析置,属察哈尔特别区兴和道。治所即今内蒙古集宁市。1922年改为集宁县。

  • 赤山

    ①即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北,乌力吉木伦河发源之乌兰大坝(意为红山)。《后汉书·乌桓列传》:“赤山在辽东西北数千里。”乌桓人死,敛以棺, 至葬则取一肥犬,系以采绳,并取死者乘马衣物烧送之,谓付托于犬,“使护

  • 别思寨长官司

    明宣德十年(1435)置,属松潘卫。在今四川松潘县北水晶乡南黑斯寨。后废。

  • 泽多泉

    即 《水经注》 之泽泉水。在今陕西富平县西。宋敏求 《长安志》 卷19富平县: “泽多泉在县西一十三里永闰乡温泉村,东入薄台川三十里,东南入漆沮河,溉民田。”

  • 星石山

    在今江西广丰县东。《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永丰县: 星石山“在县东二十五里。《志》 云,山周回三十里,高百余丈,罗列周布若陨星然。相传黄巢之乱,尝砦其颠”。

  • 张三城守捉

    唐置,在今新疆和硕县东乌什塔拉回族乡附近。《新唐书·地理志》 西州交河郡:“吕光馆又经盘石百里,有张三城守捉。”即此。唐置,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硕县东乌什塔拉。属西州。后废。

  • 幽栖寺

    在今江苏江宁县西南东善桥祖堂山南麓,北距中华门五十里。始建于南朝宋,因祖堂山古称幽栖山而得名。唐贞观年间,“南宋第一禅师” 法融和尚居此,遂有祖堂山、祖堂寺之名。五代时杨吴大和年间重修,改名延寿院。北

  • 南康县

    ①西晋太康五年 (284) 以南安县改置,属南康郡。治所在今江西南康县西南一里,后迁今南康县。隋开皇九年 (589) 与赣县互易地名,改为赣县。大业初复名南康县。唐属虔州。北宋淳化元年 (990) 分

  • 插汉峰

    一名察罕哈达山。即今青海省青海湖中之海西山。《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 插汉峰 “在青海中,近西岸,与魁孙拖罗海山东西对峙,其峰卑小,多土少石”。

  • 万春县

    ①隋仁寿三年(603)改废温江县置,属益州。治所即今四川温江县。大业二年(606)废入郫县。唐武德三年(620)复置,贞观元年(627)改为温江县。②唐武德三年(620)析江津县置,属渝州。治所即今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