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邗沟

邗沟

又名邗江、邗溟沟、渠水、中渎水。春秋时吴王夫差开凿。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人工运河。《左传》:哀公九年(前486),“吴城邗,沟通江淮”(一作“吴城邗沟,通江淮”)。故道自今江苏扬州市南引江水北过高邮市西,折东北入射阳湖,又西北至淮安市北入淮。东汉建安初广陵太守陈登改凿新道,自今高邮市直北径达淮安,大致即今里下河一线。惟淮安以南一段仍须绕道射阳湖,不能直达。隋大业元年(605)重开邗沟,略循建安故道。此后江淮间运道即自扬州直达淮安。唐改称漕河、官河或合渎渠。


中国最早有文献记载的人工运河。《左传》哀公九年(前486年):“吴城邗,沟通江、淮。”(一作“吴城邗沟,通江、淮”)《汉书·地理志》作“渠水”,杜预注称“邗江”、“韩江”,《水经注·淮水》又作“邗溟沟”、“中渎水”。故道自今江苏省扬州市南引江水北流,经武广湖东、陆阳湖西(均在今高邮市南),下注樊梁湖(约今高邮市北界首湖),东北经博支湖(今宝应县东南)、射阳湖(今宝应县东),折西北至末口(今淮安市北)入淮。东汉建安中,因“患湖道多风”,广陵太守陈登于樊梁湖北口开渠,北接白马湖,东北流抵末口入淮,较原道为近直。但魏晋时淮安市以南一段仍须绕道射阳湖,不能直达。东晋永和中,江都水断,曾一度从今仪征市欧阳埭(市东北)引江水为源。隋大业元年(605年)重开邗沟(一说即开皇七年〔587年〕所开山阳渎),略循东汉建安故道,“渠广四十步,渠旁皆筑御道,树以柳”(《资治通鉴》)。自扬州直达淮安,不再向东绕道,大体上即今里运河一线。唐时改称“漕河”、“官河”、“合渎渠”等。

邗  沟


猜你喜欢

  • 大小涧埠

    在今广东德庆县东。《方舆纪要》卷101德庆州:大小涧阜“在州东三十五里”。

  • 烟峰城

    即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西南七十里烟峰乡。明设守备司。清设千总驻防。嘉庆 《马边厅志略》 卷2: 烟峰城 “一名烟草峰城。在边城南七十里。周二百二十丈,东西南北城楼四座”。

  • 荔川砦

    北宋熙宁六年 (1073) 置,属岷州。即今甘肃宕昌县西北理川镇。

  • 南桥堡

    即今江西寻乌县南南桥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9: 长宁县东南有南桥。光绪 《长宁县志》 卷1: 南桥堡 “距县五十里。东至伯公垇平远界,南至阳和山双桥界,西至石峡黄乡界,北至鹅子湖南厢界,领村

  • 新郑

    春秋、战国时郑国之都。即今河南新郑市。《左传》: 隐公十一年 (前712),郑庄公曰,“吾先君新邑于此,王室而既卑矣”。《汉书·地理志》 河南郡新郑: “ 《诗》 郑国,郑桓公之子武公所国,后为韩所灭

  • 黄鹿镇

    北宋属中江县。即今四川中江县北黄鹿镇。《清一统志·潼川府二》: 黄鹿镇 “在中江县西北五十里。旧名卡市。相传五代王蜀初,有女仙马爱娘跨黄鹿飞升于此,因名”。在四川省中江县北部。面积30平方千米。人口2

  • 香日德

    即今青海都兰县西南香日德镇。民国许公武《青海志略》: 都兰垦务分局辖有香日得。1951—1958年都兰县曾迁驻于此。“香日德”,藏语意为“树木之乡”。

  • 殷繁水

    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后旗西南五德沟。《魏书·太宗纪》: 泰常元年 (416),“大狝于牛川,登釜山,临殷繁水而南”。古水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后旗西南五德沟。《魏书·太宗纪》:泰常元年(416

  • 永顺路

    元至元中改永顺州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老司城。至大三年(1310)改为永顺等处安抚司。元至元中改永顺州置,治今湖南省永顺县东南。属四川行省。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部及北

  • 倭西们

    亦作鄂锡们。在今黑龙江省呼玛县西北鸥浦乡北鸥浦村。旧为鸥浦县治。民国 《黑龙江志稿》 卷2: 鸥浦县 “地当黑龙江右岸,旧名倭西们”。1928年于此置鸥浦设治局。1929 年改为鸥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