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遂城县

遂城县

①东汉改遂成县置,属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平壤市西南江西北咸从里。西晋后废。

②亦作遂成县。东晋置,属苍梧郡。治所即今广西苍梧县 (龙圩镇)。南朝宋作遂成县,齐复作遂城县,梁作遂成县。隋开皇十一年 (591) 改为戎成县。

③南朝宋初改遂久县置,属西河阳郡。治所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境。南朝梁末废。

④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新昌县置,属易州。治所在今河北徐水县西二十五里遂城。大业初属上谷郡。唐属易州。北宋属广信军。金属遂州。元世祖至元二年 (1265) 废入遂州。


古县名。(1)城又作成。东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龙圩镇)。属苍梧郡。隋属藤州,开皇十一年(591年)改名戎成县。(2)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新昌县置,治今河北省徐水县西遂城。大业时属上谷郡。唐属易州。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宋将杨延昭守此,辽军攻围百战不能下,因有“铁遂城”之称。同年为广信军治。金为遂州治所。元初省入遂州。


猜你喜欢

  • 阳都坂

    在今陕西洋县东北。《水经·沔水注》:汉水“又南径阳都坂东,坂自上及下,盘折一十九曲,西连寒泉岭”。

  • 三叉

    在今安徽肥东县南三十二里,店埠河入南肥河口处。《梁书·韦叡传》:“魏人乘胜至叡堤下,其势甚盛,军监潘灵祐劝叡退还巢湖,诸将又请走保三叉。”即此。古水名。又称三汊、三汊河。在今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北。南朝

  • 黄蓬阱 (穽)

    又名南宁城。在今云南牟定县南。《方舆纪要》 卷116楚雄府定远县: 南宁城 “在县南,地名黄蓬穽。《滇志》: 宋绍圣中段氏臣高昇泰专国政,命云南些么酋徙民三百户于黄蓬穽。元初立黄蓬穽百户,至元十二年改

  • 荻城

    或作狄城。在今安徽寿县东南。《水经·肥水注》: “肥水又北径荻城东。” 《梁书·武帝纪》:普通五年 (524) 十月 “辛卯,裴邃破狄城”。又称狄丘城。在今安徽省寿县东南。北魏时李神为陈留太守,领狄丘

  • 邛洲县

    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属嶍峨州。治所在今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西北。二十六年(1289)废。

  • 颍顺军

    金初置,治所在阳翟县 (今河南禹州市)。大定二十二年 (1182) 改为颍顺州。金初齐于阳翟县置,治阳翟县(今河南禹州市)。辖境约当今河南省禹州、新郑两市地。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改颍顺州。

  • 和龙

    即龙城。亦名黄龙城、龙都。东晋咸康七年(341) 慕容皝筑,即今辽宁朝阳市。《晋书·慕容皝载记 (附阳裕传)》: “及迁都和龙,裕雅有巧思,皝所制城池宫閤,皆裕之规模。” 又 《冯跋载记》:慕容永 “

  • 易京

    在今河北雄县西北。《后汉书·公孙瓒传》:据易地,“乃盛修营垒,楼观数十,临易河,通辽海”。唐李贤注: “瓒所居易京故城在今幽州归义县南十八里。” 建安四年 (199) 为袁绍所破。魏晋仍为重镇。《魏书

  • 义合寨

    西夏置,即今陕西绥德县东义合镇。金正大三年(1226)升为义合县。西夏建。即今陕西省绥德县东义合镇。金末升为县。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复废为寨。元改为镇。

  • 婆卢买水

    即今黑龙江省木兰县北白杨木河。源出县东北,南流入松花江。《金史·太祖纪》: 收国二年 (1116) 九月 “乙巳,南路都统斡鲁来见于婆卢买水。始制金牌”。清称布雅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