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北镇
在今黑龙江省北安市东南通北镇。1917年设通北县于此。
在黑龙江省北安市西南部、通肯河上游。面积 3384 平方千米。人口 4.2 万。镇人民政府驻通北,人口1.6万。原名通康、通兴,后因位于通肯河之北,改今名。1951年称第一区,1955年设通北镇,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镇。1983年以前曾为通北县治,1983年撤县并入北安市。产大豆、小麦、玉米等。为市南部重要木材和农副产品集散地。有农机、化工、木材、皮革、食品加工等厂。滨北铁路过境,公路通北安等地。
在今黑龙江省北安市东南通北镇。1917年设通北县于此。
在黑龙江省北安市西南部、通肯河上游。面积 3384 平方千米。人口 4.2 万。镇人民政府驻通北,人口1.6万。原名通康、通兴,后因位于通肯河之北,改今名。1951年称第一区,1955年设通北镇,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镇。1983年以前曾为通北县治,1983年撤县并入北安市。产大豆、小麦、玉米等。为市南部重要木材和农副产品集散地。有农机、化工、木材、皮革、食品加工等厂。滨北铁路过境,公路通北安等地。
北魏置,属武都郡。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市境内。后废。
在今山东青岛市北,为白沙河入胶州湾之口。清道光《胶州志》总图有“女姑口”。
北宋属山阳县,在今江苏淮安市北五里。古镇名。又名北辰镇。在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北部。
又名新江。即今广东新兴县北新兴江,为西江支流。《汉书·地理志》 合浦郡临允县:“牢水北入高要(今肇庆市)入郁(今西江),过郡三,行五百三十里。”王先谦《汉书补注》:“上‘入’当为 ‘至’, ‘郡三’
在今甘肃清水县西。《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六年(410),夏赫连勃勃“寇陇右,破白崖堡,遂趣清水”。在今甘肃省清水县西。东晋义熙六年(410年),十六国夏赫连勃勃寇陇右,破白崖堡,即此。
唐开元十年(722)置,属莫州。治所在今河北任丘市东五十里长丰镇。同年改为长丰县。
在今河南滑县西南。《宋史·高宗纪二》:南宋建炎二年(1127)五月,宗泽守东京,“河北制置使王彦部兵渡河,屯滑州之沙店”。即此。
即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城。唐永徽间置康居都督府治此。又称寻思干城。即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唐时康居都督府置于此城。
即今广西浦北县西南张黄镇。清同治《广东图说》卷61:合浦县东北有张黄墟汛。
即氶水。今山东枣庄市南峄城大沙河。《寰宇记》 卷23沂州氶县: “承治水出县西北六十里方山之东,王莽改氶县为承治,故水有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