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木殊喀巴普山
又作达木楚克喀巴布山。在今西藏阿里境内冈底斯山之东。雅鲁藏布江发源于此。清乾隆《卫藏通志》卷3:“唐古忒(藏)语:达, 马也。达木殊, 马王也。喀, 口也。巴普,盛食糌粑木盒也。山形似马, 口有泉流出,故名。”
又作达木楚克喀巴布山。在今西藏阿里境内冈底斯山之东。雅鲁藏布江发源于此。清乾隆《卫藏通志》卷3:“唐古忒(藏)语:达, 马也。达木殊, 马王也。喀, 口也。巴普,盛食糌粑木盒也。山形似马, 口有泉流出,故名。”
清康熙六年(1667)置,属云南省。雍正八年(1730)设文山为府治(即今云南文山县)。辖境约当今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大部及屏边苗族自治县、河口瑶族自治县地。1913年废。清康熙五年(1666年)以
金置,属行唐县。在今河北行唐县西北秦台乡。
在今贵州台江县西南。《清一统志 ·镇远府》 “宛溪铺” 条: “番招铺,皆台拱同知 (驻今贵州台江县) 管理。” 雍正十二年 (1735) 包利、红银领导苗民与清军激战于此。
在今河南陕县东北黄河中三门山。王翰《游三门记》:“砥柱在陕州东五十里黄河中。循河至三门,中曰神门,南曰鬼门,北曰人门。水行其间,声激如雷,而鬼门尤为险恶。舟筏一入,鲜有得脱。三门之广,约二十尺。其东百
①在今北京城中央。清吴长元 《宸垣识略》卷3: “皇城在京城中,周十八里有奇。正南曰大清门,少北曰长安左门,曰长安右门,东曰东安门,西曰西安门,正北曰地安门。” 皇城包括千步廊、太庙、社稷坛、紫禁城、
①北魏永安三年 (530) 置,治所在陇西郡襄武县 (今甘肃陇西县东南五里)。因渭水得名。辖境相当今甘肃陇西、渭源、漳县、定西、武山等县地。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初复置,天宝初改为陇西郡,乾元初复名渭州。
在今陕西凤县东。《方舆纪要》 卷56凤县:凉泉 “在县 (今凤州镇) 西二十里,西流与嘉陵江合。后魏以此名县。寻改梁泉。凉与梁古通用也”。集镇名。在安徽省望江县中部、太阳山西南。凉泉乡人民政府驻地。人
①即蒲津关。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东黄河西岸。《资治通鉴》 唐宝应元年 (672),回纥兵助唐平安史之乱,“可汗欲自蒲关入”。②亦曰蒲蛮关。在今云南保山市南三十五里。明洪武初,建金齿巡司于此。后省。即“
在今河南杞县西南沙沃乡。清乾隆《杞县志》卷4:沙窝社(驻地沙窝集)“距城三十里”。
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南岸。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13伊犁西路: 通 “在图斯库勒南岸,托萨尔西十五里”。(1)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的简称。(2)吉林省通化市的简称。(3)江苏省南通市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