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家寨
即今山东章丘市北五十四里辛寨乡。清光绪《章丘县乡土志》有辛家寨镇。
即今山东章丘市北五十四里辛寨乡。清光绪《章丘县乡土志》有辛家寨镇。
即滁河入长江之口。在今江苏六合县东南。《宋史·高宗纪》: 南宋建炎四年 (1130) 十一月,“金人犯滁口”。
一名高黄铺。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32邹县“距越山”条下: “牙、阳二山间有高皇埠,相传汉高微时,曾潜迹于此。”
三国魏置,治所在襄平县(今辽宁辽阳市老城)。西晋后废。
即今云南鹤庆县东南宣化关。明洪武中置土巡检司于此。
即梓桐山。在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东十里。《方舆纪要》 作 “梓潼山”。
又作造口站。元置,在今江西万安县东南赣江西岸皂口村。明置巡司于此。又称造口站。元置,在今江西省万安县西南。属吉安路。明改名为造口,置巡检司于此。
清乾隆二十五年 (1760) 置,属山西省。治所即今内蒙古清水河县。1912年改清水河县。
亦名鄂尔多图、鄂尔灵图、俄多勒图。即今黑龙江省肇源县东三站镇。《清史稿·地理志》 肇州厅:“自茂兴站起……又东至鄂尔多图。”民国汤尔和译《黑龙江》肇州县:有“三台(鄂尔多图名)”。
春秋战国时国,都僰 (今四川宜宾市)。《汉书·地理志》 犍为郡僰道: “应劭曰: 故僰侯国也。”
即今广东台山市西南海中漭洲岛。清宣统《广东舆地图说》卷1:杧洲“地最险隘,夙为盗薮”。即今广东省台山市西南海中漭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