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路通山

路通山

在今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东二十五里。《明一统志》 卷87元江军民府: 路通山 “旧名马笼山。北瞰礼社江,高峰千仞,蔽亏日月”。一线羊肠,通临安路。


猜你喜欢

  • 坚城集

    在今安徽砀山县西。《方舆纪要》卷29砀山县:坚城集“在县西大河北岸,西接虞城县界,旧为大河冲要”。

  • 马湖

    又名龙湖、龙马湖。即今四川雷波县东北之马湖。蜀汉之马湖县及马湖江,以此名。《方舆纪要》卷73马湖府屏山县:马湖在“府西百七十里。湖在山顶,长二十里,广七里余,中有土山,可居四百余人,亦谓之龙湖。《志》

  • 集水

    在今四川南江县北。《旧唐书·地理志》 集州难江县: “梁立东巴州,恭帝改为集州。以水为名。”

  • 飞狐县

    隋仁寿元年(601)改广昌县置,属易州。治所即今河北涞源县。《元和志》卷14飞狐县:“因县北飞狐口为名也。”大业初属上谷郡, 隋末废。唐武德六年(623)复置,寄治易州遂城县(今徐水县西北),贞观五年

  • 蚂蜒河

    亦名烧锅甸子。即今黑龙江省延寿县 (延寿镇)。因濒蚂蜒河得名。清光绪 《吉林通志》卷25: 宾州厅 “分防巡检署在玛蜒河,亦曰烧锅甸子。光绪六年建”。光绪二十八年 (1902) 置长寿县。

  • 容城

    春秋许邑。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南。《春秋》:定公四年 (前506) “许迁于容城”。古邑名。春秋许邑。春秋、战国之际曾为许国都城,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南。《春秋》定公四年(前506年):“许迁于容城”,即此

  • 永平路

    元大德四年(1300)改平滦路置,属中书省。治所在卢龙县(今河北卢龙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长城以南的陡河以东地。明洪武初改为平滦府。元大德四年(1300年)改平滦路置,治卢龙县(今属河北)。辖境相当今

  • 二石阙

    在今四川乐山市西南。《方舆纪要》卷72嘉定府:二石阙“在州西南旧市镇。《郡国志》:龙游县有二石阙,汉武使唐蒙下夜郎置。《舆地碑目》云:旧市镇石阙上有‘唐李德裕领重兵过此’九字。 《晏殊类要》误作二石关

  • 马颊河

    ①《禹贡》九河之一。《尔雅·释水》郭璞注以为“河势上广下狭,状如马颊”,故名。《方舆纪要》卷34高唐州载:“亦名旧黄河。 自直隶开州(今河南濮阳),流经朝城县及莘县、堂邑、观城、清平县界, 又历夏津县

  • 渠阳县

    ①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重州。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西。七年 (624) 废。②北宋元丰五年 (1082) 置,属诚州。治所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渠水东岸。六年 (1083)为诚州治。元祐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