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山
在今广东广州市北越秀公园。《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南海县: 越秀山在 “府治北。一名越王山,耸拔二十余丈。上有越王台故址,尉佗因山筑台,因名。俗呼观音山”。
又称粤秀山,俗称观音山。在广东省广州市区北侧。海拔70米,为白云山余脉。以有越王台故址得名。1921—1922年,孙中山在广州任非常大总统时,曾在山腰的越秀楼工作和从事著述。建国后,辟为越秀公园。有鲍姑井旧址、孙中山读书治事处、五羊石像、镇海楼、绍武君臣冢、虎贲将军王兴墓、四方炮台、海员亭、中山纪念碑等著名史迹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在今广东广州市北越秀公园。《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南海县: 越秀山在 “府治北。一名越王山,耸拔二十余丈。上有越王台故址,尉佗因山筑台,因名。俗呼观音山”。
又称粤秀山,俗称观音山。在广东省广州市区北侧。海拔70米,为白云山余脉。以有越王台故址得名。1921—1922年,孙中山在广州任非常大总统时,曾在山腰的越秀楼工作和从事著述。建国后,辟为越秀公园。有鲍姑井旧址、孙中山读书治事处、五羊石像、镇海楼、绍武君臣冢、虎贲将军王兴墓、四方炮台、海员亭、中山纪念碑等著名史迹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汉会无县。晋作桧无县。治所即今四川会理县。
在今湖南汨罗市。《左传》: 昭公五年 (前537),“楚子以驲至于罗汭”。又,“楚师济于罗汭”。《水经·汨水注》 谓罗汭即汨罗江。
亦名大河、声洋水。即今山东烟台市西内甲河。《清一统志·登州府》: 清阳河 “发源栖霞县翠屏山东,绕城北流,折而东,经福山县 (今福山镇) 东北入海”。
即绒辖。今西藏定日县西南绒辖。
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东南十里六团镇。清光绪《南汇县志》卷1:六团湾镇在“邑北三十五里”。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北岚安乡境。北宋属雅州。后废。
一名屯浦。今安徽新安江上源横江与率水会流,合称此名。清朱彝尊《重建屯溪桥记》:“或曰:孙吴时毛甘万户屯兵于是,故溪以屯名。”后又以溪名镇。原属休宁县。《明一统志》卷16徽州府:屯溪桥“在休宁县治东南三
①西汉置,属上郡。方位缺考,当在今陕西省北部。东汉废。②唐置,属羁縻归化州。治所在今广西柳城县东南融江东岸洛文村。北宋庆历四年 (1044) 废。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西北古州东北洛文
在今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外的东面和北面,是溥仁寺、溥善寺、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和殊像寺等寺庙的总称。溥仁寺、溥善寺是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各蒙古王公齐集热河行宫,为庆祝
在今浙江温岭市新河镇西北。《方舆纪要》卷92太平县:斗桥“在新河所西北。嘉靖中,戚继光屯此,与倭战,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