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越州

越州

①南朝宋泰始七年 (471) 置,治所在临漳郡 (今广西浦北县南旧州村东)。南齐辖境相当今广东茂名、电白以西,广西容县、灵山以南,合浦以东地区及海南省。南朝梁移治合浦县 (今浦北县南旧州村)。隋大业初改为禄州,寻改合州。唐武德五年 (622) 改合浦郡为越州,贞观八年 (634) 改为廉州。

②隋大业元年 (605) 改吴州置,治所在会稽县(今浙江绍兴市)。辖境相当今浙江浦阳江 (浦江县除外)、曹娥江、甬江流域。大业三年 (607) 改为会稽郡。唐武德四年 (621) 复改越州,天宝、至德间又改会稽郡。乾元元年 (758) 复改越州。南宋绍兴元年 (1131) 改绍兴府。

③元至元十二年 (1275) 于普么部地置,属曲靖路。治所在今云南曲靖市南四十五里越州镇。《明一统志》 卷87曲靖军民府: 废越州 “本唐悦州,……元置千户所,改越州”。明洪武二十三年 (1390) 改越州卫。


(1)南朝宋泰始七年(471)置,治临漳县(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旧州东)。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灵山以南,合浦以东,广东省茂名市以西及雷州半岛地。隋大业初改名禄州、合州。后又改为合浦郡。唐武德五年(622年)改合浦郡为越州,辖境仅有广西合浦、浦北等县地。贞观八年(634年)又改为廉州。(2)隋大业元年(605年)改吴州置,治会稽县(今浙江绍兴市)。辖区约今浙江省浦阳江(义乌除外)、曹娥江流域及余姚市地。大业二年(606年)为会稽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越州,天宝元年(742年)又为会稽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越州。为浙江东道节度使治。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升为绍兴府。(3)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置,治今云南省曲靖市南越州镇。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改越州卫。


猜你喜欢

  • 窟说部

    又作屈设部。唐黑水靺鞨十六部之一。在今俄罗斯萨哈林岛 (库页岛)。开元属黑水都督府。《新唐书·黑水靺鞨传》: 郡利部 “东北行十日得窟说部,亦号屈设”。“拂涅、铁利、虞娄、越喜时时通中国,而郡利、屈设

  • 吉宁乡

    明于吉宁砦置,属灌阳县。在今广西灌阳县西南八十里。《明史·地理志》 灌阳县:“西南有吉宁乡崇顺里巡检司。”

  • 石岩县

    唐调露二年(680)置,属岩州。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境。天宝初属常乐郡,乾元初复属岩州。后废。

  • 安平乡

    在今广西苍梧县西六十里浔江北岸。明、清置巡司于此。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西北安平。明初于此置安平巡检司。

  • 罗韶县

    唐置,属汤州。治所在今越南河北省境。后废。

  • 石阳

    在今湖北黄陂县西。《三国志·吴书·吴主传》:黄武五年(226)七月,“权闻文帝崩,征江夏,围石阳,不克而还”。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西。《三国志·吴志·孙权传》:黄武五年(226年),“孙权闻魏文帝崩

  • 虚朾

    春秋时宋地。在今山东泗水县。《春秋》: 成公十八年 (前573),“仲孙蔑会晋侯、宋公、卫侯、邾子、齐崔杼同盟于虚朾”。一说虚朾即虚,应在今河南延津县东。古邑名。春秋宋邑。在今山东省泗水县。或疑即虚,

  • 楼山

    在今山西永和县南。《元和志》 卷12永和县: “楼山在县 (旧治) 西南二十二里。” 《方舆纪要》卷41永和县: 楼山 “在县东南三十五里,亦曰北楼山。其在县南四十八里者曰南楼山。两山相对,其形如楼,

  • 石井墟

    即今广东广州市西北石井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南海县北有石井墟。

  • 怀昌县

    北周天和五年(570)改怀宁县置,属丰宁郡。治所在今陕西西乡县西。隋大业初废。古县名。北周天和五年(570年)改怀宁县置,治今陕西省西乡县西。属洋川郡。隋属洋州,大业三年(607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