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障
亦作赵鄣。在今山西高平市西。《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 秦昭王四十七年 (前260),秦将王龁 “陷赵军,取二鄣四尉”。《正义》 引 《括地志》: “赵鄣故城一名都尉城,今名赵东城,在泽州高平县西二十五里。又有故谷城。此二城即二鄣也。”
亦作赵鄣。在今山西高平市西。《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 秦昭王四十七年 (前260),秦将王龁 “陷赵军,取二鄣四尉”。《正义》 引 《括地志》: “赵鄣故城一名都尉城,今名赵东城,在泽州高平县西二十五里。又有故谷城。此二城即二鄣也。”
清建,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北三十里湟水南岸。民国《湟源县风土调查录》:“札藏、福海二寺,寺僧系蒙古种族,附近有田地百数十石。”
1941年由松潘县黄胜关以外地方析置,驻古潘州(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北求吉镇)。1949年撤销,并入松潘县。1941年由松潘县析置,治古潘州(今四川若尔盖县求吉寺)。1949年撤销,并入松潘县。
①西汉置,为江夏郡治。治所在今湖北新洲县西二里。西晋属弋阳郡。南朝宋属西阳郡。齐为西阳郡治。梁废。②三国吴黄武元年(222)改夷陵县置,为宜都郡治。治所在今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北岸。西晋太康元年(280
①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北,与浙江临安县交界处。《方舆纪要》卷28绩溪县:龙塘山“在县东百余里。麓有小径,萦紆险巇,悬绝不通处,则倚木架桥,鱼贯而进。当径有石如门,上有洞,轩豁可容百人。再上有池,极深”。主
在今广西蒙山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107: 群峰山“群峰环聚,岩隈深阻,群峰巡司旧置于此”。
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南。《三国志·魏书·刘馥传》: 东汉建安中任扬州刺史,“兴治芍陂及茄陂、七门、吴塘诸堨以溉稻田,官民有畜”。古水利工程名。在今河南省固始县东南。东汉建安中,刘馥为扬州刺史,兴治茄陂七门
在今陕西西安市南。宋敏求 《长安志》 卷7: 大荐福寺 “隋炀帝在藩旧宅。武德中赐上书左仆射萧瑀为西园。……后宫市为英王宅。文明元年,高宗崩后百日,立为大献福寺,度僧二百人以实之。天授元年改为荐福寺。
在今贵州凯里市西北。《方舆纪要》卷121清平县:东门溪“在县城(今炉山镇)东……下流皆合于山江河”。
1929年置,属新疆省。治所在托克逊(今新疆托克逊县)。1944年改为托克逊县。1930年10月由吐鲁番县托克逊县佐改置,治托克逊城(今新疆托克逊县托克逊镇)。1944年升县。
辽统和四年 (986) 置,后为利州治。治所即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大城子镇)。元废。古县名。辽统和四年(986年)置,治今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东大土城。为利州治。蒙古至元二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