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山岭
在今陕西乾县境。《资治通鉴》:唐永泰元年(765),回纥、吐蕃合围泾阳,郭子仪帅精兵“战于灵台西原,大破之”。胡三省注:“《旧史》,破吐蕃处,在灵台县西五十里,地名赤山岭。”即此。
在今陕西乾县境。《资治通鉴》:唐永泰元年(765),回纥、吐蕃合围泾阳,郭子仪帅精兵“战于灵台西原,大破之”。胡三省注:“《旧史》,破吐蕃处,在灵台县西五十里,地名赤山岭。”即此。
唐仪凤二年 (677) 置,属陇右节度使。驻地在今青海贵德县西十里。后陷于吐蕃。北宋复置,辖境相当今青海贵德县及尖扎、贵南、同仁、共和等县部分地。金大定二十二年 (1182) 升为积石州。本静边镇,唐
亦名温润峒。即今广西靖西县东南湖润镇。《宋史·蛮夷传》: 嘉祐二年 (1057),雷火洞主侬宗旦内属,“又补其子知温闷峒日新为三班奉职”。即“温润寨”。
北宋乾德二年 (964) 置,为银监,属宜州。治所在今广西南丹县东南大厂镇新州。后废。北宋乾德二年(964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东南高峰坳(新州)。
集镇名。即今浙江常山县东四十里招贤镇。唐为常山镇,咸亨五年 (674) 置常山县。《清一统志·衢州府》: 常山故城 “《旧志》: 故县治在常山北麓。又曰有信安故县,在县东四十里常山乡,地名招贤,盖即常
①秦置,属济北郡。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北武家庄。西汉属平原郡。东汉建武十三年 (37)封朱祐为侯国,后复为县。北魏改属安德郡。北齐省。②东晋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东北苑城。北魏属东平原郡。北
元建,为汪古部赵王府所在地 (赵王城)。在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东北鄂伦苏木(阿伦斯木) 古城。《元史· 成宗纪》: 大德九年(1305),“以黑水新城为靖 (静) 安路”。
即今浙江龙游县东三十里湖镇。明置湖头镇巡司于此。(1)在福建省安溪县东北部。面积101平方千米。人口7.8万。镇人民政府驻湖头,人口1.6万。因四面环山,形似大湖,古称阆湖。宋朱熹改为今名。1949年
五代南唐交泰二年 (959) 升洪州置,建为南都。治所在南昌县 (今江西南昌市)。宋初改洪州,后升隆兴府。元改为龙兴路。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 朱元璋改为洪都府,至正二十三年 (1363)复改为南
即萌渚岭。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东南、贺县西北、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西南。《明史·地理志》 富川县: “东北有甿渚岭,即临贺岭。”即“萌渚岭”。
①在今山西新绛县南。《方舆纪要》 卷41绛州: 峨眉山 “在州南十里。《志》 云,山迤逦连闻喜、夏、猗氏、临晋、荣河诸县界,西抵黄河,东抵曲沃西境,亦曰峨眉坡,亦曰峨眉原,即中条之坡阜也”。②即峨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