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台 (臺) 驿
明置,在今广西象州县城南。《方舆纪要》 卷109象州: “ 《舆程记》: 自象台驿沿江而北,江中有金滩、麻子滩,皆峭险,分道出洛容县之江口驿,凡七十里。”
明置,在今广西象州县城南。《方舆纪要》 卷109象州: “ 《舆程记》: 自象台驿沿江而北,江中有金滩、麻子滩,皆峭险,分道出洛容县之江口驿,凡七十里。”
在今江苏太仓市东北浮桥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太仓州: “浮桥镇在城东北七十里。” 相传明嘉靖三十五年 (1556) 抗倭时,因七浦塘水势湍急,曾搭建浮桥,镇以桥名。(1)在江苏省太仓市东北部,
唐三受降城之一。景龙二年(708)朔方大总管张仁愿筑,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西南乌加河(古黄河)北岸。一说在杭锦后旗北乌加河北岸、狼山口南。开元初为黄河冲毁,十年(722)总管张说移于旧城东别建新城。乾
西汉以后对玉门关以西地区的总称。始见于《汉书·西域传》。有二义,狭义专指葱岭以东而言;广义则指凡通过狭义西域所能达到的地区,包括今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及非洲北部等地。西汉宣帝时设西域都护府。
明宣德十年(1435)置,驻甘州卫(今甘肃张掖市)。统辖甘肃兵备、西宁兵备、庄浪兵备三道,陕西行都司之甘州左右十二卫、镇夷等三所城堡,赤斤蒙古等六卫,西番诸族,西海丙兔诸部贡市。清顺治五年(1648)
在今山东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镇东北十六里大辛庄南。1953年发现。后经发掘,发现房址十二座,水井八眼,墓葬四十二座,出土石、骨、蚌、陶、铜器七百余件。历年出土的青铜器中,有斝、觚、盉等酒器,戈、镞等武器
清雍正二年(1724)改真阳县置,属汝宁府。治所在即河南正阳县。民国初属河南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在河南省南部。属驻马店市。面积 1903 平方千米。人口74.6万。辖6镇、16乡。县人民政府
即铜瓦厢。在今河南兰考县西北二十四里东坝头乡西铜瓦厢集。明嘉靖 《兰阳县志》 卷9: 铜牙城“在县治西北二十五里。俗呼铜瓦厢。《文选》注: “天子出,建大牙。又古有牙旗、牙门、牙城之称。今此牙城之制,
明洪武中置,治所在今贵州福泉市西北高坪乡。清废。
亦名石门山。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舆地纪胜》卷114融州:石门山“县北有下石门山”。《清一统志·柳州府》:石门山“在怀远县西北七十里……亦曰下石门”。
即今四川宜宾县西南安边镇。明正德《四川志》卷16宜宾县:“安边铺在治西。”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宜宾县:安边铺“在县西七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