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谦光殿

谦光殿

张骏执政时建。在姑臧城 (今甘肃武威市城) 南。为前凉国都姑臧城内的主要宫殿。《晋书·张骏传》 载: “又于姑臧城南筑城,起谦光殿,画以五色,饰以金玉,穷尽珍巧。殿之四面各起一殿,东曰宜阳青殿,以春三月居之,章服器物皆依方色; 南曰朱阳赤殿,夏三月居之; 西曰政刑白殿,秋三月居之; 北曰玄武黑殿,冬三月居之。其傍皆有直省内官寺署,一同方色。及末年,任所游处,不复依四时而居。”


猜你喜欢

  • 都城镇

    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都城县为镇,属端溪县。即今广东郁南县 (都城镇)。在广东省郁南县西北部、西江西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93平方千米。人口7.6万。镇人民政府驻都城,人口3.7万。都城是古县

  • 莳竹县

    北宋元丰四年 (1081) 置,属邵州。治所在今湖南绥宁县西南莳竹村。崇宁四年 (1105)废。古县名。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置,治今湖南省绥宁县西南。属邵州。崇宁四年(1105年)废。

  • 泰兴县

    ①西魏置,为建阳郡治。治所在今四川青川县东北沙州镇北白龙江西岸。一说在今青川县 (乔庄镇)。隋开皇三年 (583) 改为方维县。②五代南唐升元二年 (938) 置,属泰州。治所在济川镇 (今江苏泰兴市

  • 化庄集

    即今河南新蔡县东北三十二里化庄乡。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4:咸丰十一年(1861)六月,“有另股陈太常等分踞化庄集”。

  • 板桥场

    ①即今四川永川市北板桥镇。清道光 《铜梁县志》 卷2: 板桥场 “在县南一百二十里”。②即今四川蓬溪县西北板桥子乡。清道光 《蓬溪县志》 卷2: 板桥场在 “县北二十里……通省城大道”。

  • 严千户屯站

    清置,即今辽宁法库县西南登仕堡子镇东严千户。《清一统志·奉天府二》:“奉天北至蒙古站道,七十里至严千户屯站。”即此。

  • 化隆县

    ①南朝宋置,属宋康郡。治所当在今广东阳西或电白县境。隋废。②西魏废帝二年(553)改石城县置,属浇河郡。治所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六十里黄河北岸。《元和志》卷39廓州化城县:“因境内有化隆谷,故名

  • 江华郡

    唐天宝元年(742)改道州置,治所在弘道县(今湖南道县)。乾元元年(758)复为道州。唐天宝初改道州置,治营道县(今湖南道县西)。属江南西道。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新田、道县、宁远、江永、江华瑶族自治县等地

  • 贺兰山岩画

    在今宁夏贺兰县西北贺兰山。岩画北起贺兰山北端的麦如井,南至中卫北山的大麦地一带。共有二十余个沟口,其中贺兰县境内分布较为集中,有大、小西峰沟、贺兰口、苏峪口、回回沟等。岩画的主要内容有图腾崇拜、出行狩

  • 祝兹城

    在今山东胶州市西南。《汉书·功臣表》:高后四年 (前184)封徐厉为祝兹侯。元封元年 (前110) 封胶东康王子延年为侯国。《水经·胶水注》:胶水 “北径祝兹县故城东”。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