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林寺

西林寺

在今江西九江市南庐山西北麓东林寺西,与东林寺相对。东晋太元中僧慧永建,隋开皇中修。唐宋尤盛,元时毁。明洪武十四年(1381)复建。现仅存一栋殿宇及寺侧建于唐开元年间的西林塔。


在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东林寺西。东晋太元二年(377年)太府卿陶范为高僧慧永创建。宋太宗赐名“太平兴国乾明禅寺”。庐山著名丛林之一。原为沙门竺昙禅室,自晋至唐,一直处于鼎盛时期。元毁于兵火,明相继修复。清咸丰四年(1854年)再毁,十一年重建又毁。历经战乱兴废,近年修复,重现佛光异彩。北宋诗人苏轼曾有《题西林壁》一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寺后有一宝塔,名西林塔,又称千佛塔。唐开元年间始建,明代曾重修。塔呈六面七层,均有佛龛。底层南北开门,正门向南。塔南每层门顶皆有题额,底层为“千佛塔”,二层为“羽宝林”,三层为“金刚幢”,四层为“灵鹫来”,五层为“无上法”,六层为“听雨花”,七层为“光明藏”。虽历尽沧桑,仍完好无损。


猜你喜欢

  • 野猪口

    在今河北乐亭县南三十五里,老米河入海处。清光绪 《畿辅通志》 卷68引 《永平府志》: 野猪口 “今名老米沟,……滦流昔时从北入海,今虽闭塞,潮汐逆流浸淫尚十余里,深六七尺,距口十里,有拦江沙二道,明

  • 丙王山

    在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西南烂土乡。《方舆纪要》卷121独山州:丙王山“在(烂土)司东。高数百丈。又梅花洞,在司东南三十里。宣德九年,叛苗据此为变,都指挥顾勇讨破之”。古山名。在今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南

  • 土地岭

    在今四川巫山县东北金坪乡东。岭长1公里,因岭上有土地庙得名。《明史·张献忠传》:崇祯十三年(1640),“(张)献忠乃悉众攻楚兵于土地岭,副将汪之凤战死,遂陷大昌”。

  • 陈桥镇

    ①北宋置,属原武县。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南。②即陈桥驿。北宋置,属祥符县。在今河南封丘县东南二十六里陈桥乡。五代周末,大将赵匡胤于陈桥驿被军士拥立为帝。(1)在江苏省金湖县西北部。面积67平方千米。人口2

  • 大历

    即今福建南平市西北大力口。宋淳祐中置巡司于此。清初废。

  • 青阳港

    即新洋江。在今江苏昆山市东南六里。南承吴淞江,北通娄江。

  • 济南国

    西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 改济南郡为国,封刘肥之子辟光为济南王,都东平陵 (今山东章丘市西)。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南、泰安、长清、肥城、章丘、济阳、邹平等市县地。景帝三年 (前154) 以参与吴楚七国

  • 顺山

    在今广东连州市东。《舆地纪胜》 卷92连州: “邑东之望曰顺山。” 《方舆纪要》 卷101 连州: 顺山在 “州东四里。刘禹锡记: 邑东之望曰顺山,由顺以降,无名而相依者以万数,回环郁绕,叠高争秀,西

  • 亭子关

    ①明置,属彭水县。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北西泡乡 (虎家垭)。《明史·地理志》彭水县: “东北有亭子关。” 清光绪 《彭水县志》 卷1: 亭子关 “在县东北一百五十里,与黔江接壤,形势彷佛二峰

  • 云盖山

    ①在今福建龙海市东南。《方舆纪要》卷99漳州府海澄县:云盖山“在县东南,有石室,容数百人。岩岭巉峻,云气尝覆其顶”,故名。②在今湖南长沙县西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80:云盖山“峰峦秀丽,望之如盖。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