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通堡
明置,即今甘肃永登县西南河桥镇。《皇明职方地图》卷中:“西大通守备,万历年设。”《清一统志·凉州府二》:西大通堡“在平番县西南二百二十里。……城周一里有奇,设县丞分理。又设千总”。
明置,即今甘肃永登县西南河桥镇。《皇明职方地图》卷中:“西大通守备,万历年设。”《清一统志·凉州府二》:西大通堡“在平番县西南二百二十里。……城周一里有奇,设县丞分理。又设千总”。
即今吉林敦化市西北张广才岭支脉拉林山(老爷岭)。《金史·乌春传》: “乌春举兵来战,道斜寸岭,涉活论、来流水,舍于术虎部阿里矮村滓布乃勃堇家。”
在今福建龙海市南。《方舆纪要》卷99海澄县:大鳌山在“县(治今海澄镇)西南十里。蜿蜒巍峨,特耸二峰,形如笔架”。
黄浦江将上海地区分隔成浦西和浦东两部分。其名称在明代中叶已见记载,清代已普遍使用。广义上指今上海市黄浦江以东地区; 狭义上仅指高桥至周家渡一线的上海市杨浦、黄浦、南市三区在黄浦江以东的部分。1992年
即辛头河。今巴基斯坦境内之印度河。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2: “健驮逻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八百余里。东临信度河。”
在今山东新泰市东北十里。《方舆纪要》 卷31新泰县: 榆山 “山多榆”。故名。
即今浙江慈溪市东五十二里施公山村。元置巡司于此。
在今安徽宿松县东南。《清一统志·安庆府一》: 洿池 “在宿松县东南六十里,众水所汇。其中有山,居民列市,利于鱼盐”。
①在今江西高安县西北。《寰宇记》 卷106筠州高安县: 谢山 “在县北一百里,谢仙君上升之处。奇峰怪石,丹灶履迹犹在。上有真祠,祈祷皆应”。②在今江西万载县北。明 《寰宇通志》 卷39袁州府: 谢山
北周保定元年 (561) 分盩厔县置,属京兆尹。治所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二十里暖泉村。大象二年 (580) 废。
①北周武成元年(559)改苌平县置,为王屋郡治。治所在今河南济源市西五十八里王屋乡。《寰宇记》卷5王屋县:“《古今地名》云,王屋山状如垣形,故以名县。”隋属河内郡。唐武德初改为邵伯县。显庆二年(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