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坪镇

西坪镇

即今河南西峡县西北八十二里西坪镇。清咸丰《淅川厅志》:西坪镇,“旧四大镇之一。今有小集”。


(1)在山西省大同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32.3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坪,人口 1850。因位于东坪之西,地势平坦,故名。1953年设西坪乡,1958年改区,1959年改公社。1971年县治由大同市迁此。1984年改镇。2001年中高庄乡并入。地处大同盆地东部、大同火山群西南端。主产玉米、谷子、黍、马铃薯、豆类、油料作物和黄花菜。有地毯、农机修理、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等厂。产火山熔岩。大秦铁路、109国道经此。(2)在福建省安溪县中偏西部、小黄溪上游。面积141平方千米。人口5.5万。镇人民政府驻安美,人口550。以“大鹏栖息”之意,昔名栖鹏,后方言谐音为今名。1958年设西坪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置镇。产稻、甘薯、茶叶、烤烟。为名茶铁观音发源地。还产柑橘、松、杉等林果。矿产有钨、钼、赤铁。有制茶及制茶机械、松香等厂。建有水电站。有公路接围禾、郊柏公路。(3)在河南省西峡县西部。面积257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坪街,人口 1950。传明万历年间吴姓由花园关(今西坪村东2.5千米)迁此建村,以地处花园关以西,故名。1956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61年改区,1969年复公社,1983年复乡,1986年改镇。产小麦、玉米、稻、甘薯等。有大理石、镁橄榄石、榨油、油脂加工、陶瓷、根雕等厂矿。宁西铁路、209、312国道经此。(4)在贵州省遵义县东南部。面积131.3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坪村,人口 5180。清为平里。1932年置西坪、镇稼、清流等乡。1941年并置西坪乡。1953年分置西坪、乐稼、泉涧、大同乡。1958年并入团溪公社。1961年复分置四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四乡合并置西坪镇。产稻、小麦、油菜籽、烤烟等。有铝、锰等矿藏。简易公路通马遵公路。


猜你喜欢

  • 沐官岛

    即今山东胶南市南信阳场东南里许海中沐官岛。《方舆纪要》卷35诸城县:“信阳场东南一里海中有沐官岛,多石不可耕。”《清一统志·青州府一》:“相传秦时从官斋沐于此,故名。广半里余,袤一里,沮洳难行,且多石

  • 公道桥镇

    即僧道桥镇。今江苏邗江县西北公道镇。清嘉庆《扬州府志》卷16《都里》引《雍正志》:“公道桥镇在城北四十里,属上官巡司辖,与黄珏桥相距十里,并为湖中高阜,廛市民居亦正相等,俗呼曰僧道桥。”

  • 蒲昌海

    又名盐泽、泑泽。即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罗布泊。《汉书·西域传》: “其河有两原: 一出葱岭山,一出于阗。……东注蒲昌海。蒲昌海,一名盐泽者也,去玉门、阳关三百余里,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古湖

  • 香日德

    即今青海都兰县西南香日德镇。民国许公武《青海志略》: 都兰垦务分局辖有香日得。1951—1958年都兰县曾迁驻于此。“香日德”,藏语意为“树木之乡”。

  • 峡阳

    即今福建南平市西北峡阳镇。清时南平县丞驻此。民国时设县佐。即今福建省南平市西北峡阳镇。清福建南平县丞驻此。

  • 颍上千户所

    明洪武初置,属河南都司。在今安徽颍上县西。清废。

  • 西周铺

    即今浙江象山县西西周镇。清乾隆《象山县志》卷1:西周铺在县西“五十五里”。地处县城之西,周姓居多,故名。

  • 苏克特伊卡伦

    清雍正五年(1727)设,在今俄罗斯境博尔集亚东南。何秋涛《朔方备乘》卷10《北徼喀伦考》作“苏克特依”。

  • 客路市

    即今广东雷州市西北五十里客路镇。清光绪 《广东舆地图说》 卷8海康县: 南禄社 “往来大道有客路墟”。

  • 什帖镇

    清置,属榆次县。即今山西榆次市东北三十五里什帖镇。民国时有县佐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