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蜀水

蜀水

①在今江西遂川县北。《明一统志》 卷56吉安府: 蜀水 “水势湍急奔泻,如蜀江三峡,故名”。《清一统志·吉安府一》: 蜀水 “在龙泉县北一百二十里。亦名禾蜀水。有二源,俱在县西北界。左源清湛,右源稍浑,过金田合为一,至泰和县界,合禾溪水入赣江”。

②即今江西西部锦江。又名龙江,下游曰瑞河。亦即 《水经注》 之浊水。为赣江支流。源出宜春县西北境慈化附近,东流到新建县南入赣江。《汉书·地理志》 豫章郡建城县: “蜀水东至南昌入湖汉。”《水经·赣水注》: 浊水 “出康乐县,又东径望蔡县。浊水又东径建城县,浊水又东至南昌县,东流入于赣水”。《寰宇记》 卷106筠州高安县: 蜀水“在县北三里。按,《汉地理志》 云,蜀水源出县小界山,东流五百九十里入南昌县与章水合。耆老传云,仙人许逊为蜀旌阳县令,具奇术,晋末人皆疾厉,多往蜀,诣逊请救之,逊与器,投水入上流,疾者饮之,无不愈也。邑人敬其神异,故以名水”。


(1)在江西省西南部。赣江支流。源于井冈山市西南部,万洋山江西坳东坡。东北流经遂川、万安、泰和等县,于蜀口洲入赣江。长144千米,流域面积1306平方千米。泰和县苏溪一带,有建于北宋的梅陂水利工程。(2)即“锦江(1)”。


猜你喜欢

  • 瓦述崇喜长官司

    简称崇喜司。清雍正七年(1729)置,属理塘宣抚司。治所在今四川雅江县西北红龙乡(崇喜寨)。宣统三年(1911)改流,地属河口县。

  • 千户庄堡

    在今青海贵德县东北千户村。《清一统志·西宁府二》:千户庄堡“驻西宁县,距府城一百里。有把总防守”。

  • 孟门

    春秋晋国隘道。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左传》: 襄公二十三年 (前550),“齐侯遂伐晋,取朝歌,为二队,入孟门,登太行”。杜注: “孟门,晋隘道。”又称白陉。太行八陉之第三陉。在今河南省辉县市西。为春秋

  • 敖仓

    秦置,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敖山。《史记·项羽本纪》: “筑甬道属之河,以取敖仓粟。” 又,《鲸布列传》: 布 “据敖庾之粟”。《索隐》: “案 《太康地记》 云: 秦建敖仓于成皋。”秦置,在今河南省荥阳

  • 广西军

    南宋咸淳三年(1267)改广安军置,治所在渠江县(今四川广安县东北)。元至元中废。

  • 牧漾水

    在今云南嵩明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14嵩明州: 牧漾水 “源出乌纳山之牧漾涧,西南入于滇池”。

  • 三溪

    ①即今浙江嵊县西四十二里镇基乡驻地三溪村。《资治通鉴》:唐咸通元年(860),裘甫“设伏于三溪之南,而陈于三溪之北”。即此。②在今福建长乐市南。《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引《旧志》:“福清县诸溪,汇于破

  • 溪柄市

    即今福建福安市东南溪柄镇。清光绪 《福安县志》 卷3街市: 溪柄市在 “邑南四十里”。

  • 狄道县

    ①秦置,为陇西郡治。治所即今甘肃临洮县。《汉书·地理志》 狄道县注:师古曰,“其地有狄种,故云狄道。”西晋为狄道郡治。东晋建元元年(343),张骏于此置武始郡。隋属金城郡。唐初属兰州,乾元初为临州治。

  • 皇穹宇

    俗称回音壁。在今北京天坛公园圜丘坛北。是放置圜丘祭祀神牌位之地。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初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改为今名。清乾隆十七年 (1752) 重建。有东西配庑各五间,存放圜丘祭祀的神牌。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