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商、周时邑,在今河南禹州市东北。《逸周书·世俘》: “新荒命伐蜀。”

②春秋鲁地。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春秋》: 成公二年 (前589),“公会楚公子婴齐于蜀”。又 《左传》: 宣公十八年 (前591),“楚庄王卒,楚师不出。既而用晋师,楚于是乎有蜀之役”。杜注: “蜀,鲁地。泰山博县西北有蜀亭。”

③商至战国时方国。在今四川西部。是从周武王伐商纣的八国之一。望帝杜宇时都郫邑 (今四川郫县北),开明朝时迁都成都 (今四川成都市)。《华阳国志·蜀志》: “其地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峨、嶓。” 有今四川西部江安长江上游以北涪江上游地区及陕西西南部地。周慎王五年 (前316) 为秦所灭,以其地置蜀郡。

④地区名。秦汉时对古蜀国地之通称。在今四川盆地西部地区。《史记· 留侯世家》: “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 《后汉书·公孙述传》: “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 秦灭蜀国后,置蜀郡。三国时,刘备建蜀国,五代前蜀、后蜀,地区扩大,包括四川全省 (除西部部分地),元以后为四川省之别称。

⑤四川省简称。四川西部古时为蜀国,秦置蜀郡,三国时建蜀汉,五代时建前蜀、后蜀,因此得名。


(1)古国名。商周时方国。在今四川省成都市一带。都成都(今四川成都市)。更元九年(前316年)为秦惠王所灭。(2)古邑名。(1)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左传》成公二年(前589年):“公会楚公子婴齐于蜀。”即此。(2)本商、西周邑。在今河南省禹州市东北。《逸周书·世俘》:“新荒命伐蜀。”即此。(3)四川省的简称。因古为蜀国、秦置蜀郡、三国时又为蜀汉地而得名。


猜你喜欢

  • 大靖溪

    即今广东大埔县北漳溪河,为汀江支流。《方舆纪要》卷103大埔县:大靖溪“在县东五十里。一名漳溪。源出永定三层岭,湾曲数十里,绕县治(今茶阳镇)北流入神泉河,所谓永安河也。《志》云,溪有二源:自漳州来者

  • 道家山

    在今广东东莞市城区西。《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东莞县: 道家山 “在县治西,城址环其西南麓”。

  • 通济闸

    在今江苏淮阴县西南。《清一统志 ·淮安府二》: 通济闸 “即浊水入淮处。明永乐中陈瑄筑,名新庄闸。嘉靖中废,改置通济闸于三里沟。隆庆六年,河臣潘季驯迁于甘罗城南,后因之”。

  • 招远山

    在今广西防城港市西。《方舆纪要》 卷104钦州 “横山” 条内: 招远山 “本名滩凌山。山高耸。正统五年,御史朱鉴陟此山,招叛民黄金广,建旗于上,因改今名”。

  • 黄岘关

    义阳三关之一。一作广岘关。在今河南罗山县西南。《魏书·地形志》: 南司州东随县 “有黄岘关”。《魏书· 中山王英传》: 永平二年(509),“进击黄岘”。即此。《舆地纪胜》 卷80作“九里关”。又称广

  • 龙陂

    ①即摩陂。在今河南郏县东南。《三国志·魏书·明帝纪》:青龙元年(233)春正月,“青龙见郏之摩陂井中。……改摩陂为龙陂”。②又名龙泉、龙洲。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江陵县故城)北纪南城西南。《水经·沔水

  • 龙渊宫

    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汉书·武帝纪》:元光三年(前132)五月,“河水决濮阳,汜郡十六,发卒十万救决河,起龙渊宫”。《水经·河水注》:河南有龙渊宫,“盖武帝起宫于决河之旁,龙渊之侧,故曰龙渊宫也”。

  • 曲甸湖

    在今云南楚雄市东北。《清一统志·楚雄府》:曲甸湖“在楚雄县东北三十里。川原平阔,多水族之利。有南坝,本朝康熙年修筑”。古湖泊名。在今云南省楚雄市东北。有南坝,清康熙时筑,以蓄水溉田。

  • 哈拉河洛

    在今青海杂多县西北。为清代西藏拉萨至青海西宁驿站之一。乾隆 《卫藏通志》 卷4: 阿木达河 “四十里至哈拉河洛”。

  • 钮兀长官司

    明宣德八年 (1433) 以和泥之钮兀、五隆二寨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境。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