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岩山
在今湖北通城县西。《方舆纪要》 卷76通城县: 虎岩山 “在县西三十里。山深杳,虎穴其中”。
在今湖北通城县西。《方舆纪要》 卷76通城县: 虎岩山 “在县西三十里。山深杳,虎穴其中”。
宋大理置,属善阐府。在碌云异城(今云南江川县东北二十六里龙街)。元改江川县。大理后期置,治今云南省江川县东北江城南。属善阐府。蒙古宪宗时改置千户,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为江川州。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在懿州(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东北塔营子乡)。永乐八年(1410)移治义州卫城(今辽宁义县)。后废。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置,治今辽宁省阜新市东北塔
亦名席帽溪堡。北宋元丰五年 (1082)置,属乐共城。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宋史·蛮夷传四》: 元丰五年 (1082),“筑乐共城、江门砦、梅岭、席帽溪堡,西达淯井,东道纳溪,皆控制要害”。不久废。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24太仓州崇明县: 清潭港 “在旧县东南。其相近有张家等港”。
在今安徽临泉县南。《水经· 淮水注》:“ (润) 水首受富陂。” 即此。
在今湖北浠水县西南。《方舆纪要》卷76蕲水县:杨历湖在“县西南四十里。又有沂湖,在县南七十里。皆掌于河泊所”。
一作河坞镇。即今河南新蔡县西南老河坞。清乾隆 《新蔡县志》 卷2 《乡镇》: “河坞店,城西南二十五里。”
元至元末置,属庐州路。治所在六安县(今安徽六安市)。辖境相当今安徽六安、霍山等市县和湖北英山县地。明洪武初废六安县入州。1912年废州为县。
即梁山。在今安徽和县南长江西岸。《明史·地理志》和州:“梁山在南,与当涂县博望山夹江相对,谓之天门山,亦曰梁山。”又称梁山。在安徽省和县城南,长江北岸。与对岸当涂县东梁山合称天门山。由大、小陀山组成,
在今天津市蓟县东北三十八里长城边。清于此设兵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