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蓟县

蓟县

①秦置,属上谷郡。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隅。西汉为广阳国治。东汉至北朝历为幽州、广阳郡、燕国、燕郡治所。隋时历为幽州、涿郡治所。唐至五代,与幽都县同为幽州治所。辽初改名蓟北县,开泰元年 (1012) 又改称析津县。

②1913年改蓟州置,属直隶京兆尹。治所即今天津市蓟县。1928年属河北省。1973年属天津市。


(1)古县名。秦以蓟邑置,治今北京城西南隅。秦、西汉为广阳郡治,东汉至北朝历为幽州、广阳郡、燕国、燕郡治。隋、唐为幽州、涿郡治。五代与幽都县同为幽州治。辽初改名蓟北县。(2)今县名。在天津市北部,邻近河北省、北京市。面积1451平方千米。人口80.7万。辖12镇、29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据《太平寰宇记》载:“取古蓟门关以名。”春秋为无终国地,秦置无终县,隋大业末改名渔阳县(宋曾赐名平卢县)。唐开元十八年(730年)置蓟州治此。明洪武初废渔阳县入蓟州。1913年改名蓟县。1914年属京兆地方,1928年属河北省,1973年划归天津市。地处海河平原北部、燕山南麓。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盛产小麦、玉米、稻,山区盛产板栗、核桃、柿子、红果等,是天津市果品基地之一。矿产有紫砂陶黏土、麦饭石、大理石、金、钨、锰等。工业有纺织、水泥、化肥、酿酒等。京秦、大秦铁路过境,津蓟铁路终点。津围、宝平公路纵贯南北,102国道公路东西横穿。名胜古迹有盘山风景区、八仙山自然保护区和独乐寺、白塔、黄崖关等。


猜你喜欢

  • 建昌道

    1914年由上川南道改置,属四川省。治雅安县 (今四川雅安市)。辖境约当今四川大渡河、锦屏山、雅砻江一线以东,眉山、青神、乐山、犍为、峨边、美姑、金阳、布拖、会东以西,天全、宝兴、芦山、邛崃、大邑、彭

  • 临泷县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番州。治所在今广东曲江县南。寻属东衡州。贞观元年 (627) 属韶州,八年 (634) 废入曲江县。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南。属番州。贞

  • 同普

    即今西藏江达县东北同普。清宣统元年(1909)设同普委员管辖,属四川省。宣统三年(1911)置同普县。

  • 龙翱山

    在今四川长宁县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70长宁县:龙翱山“在县北四十里。山形蜿蜒如龙。一名龙峨山”。

  • 汎阳县

    西晋太康五年(284) 置,属顺阳郡。治所在今湖北谷城县西。南朝宋属扶风侨郡。梁废。

  • 瓮 (甕) 安县

    明万历二十九年 (1601) 改瓮水安抚司置,属黄平州。治所即今贵州瓮安县。清属平越州。民国初属贵州黔中道。1920年直属贵州省。据郭子章 《郡县释名》 贵州卷: 瓮水、重安俱长官司,“合重安、瓮水二

  • 白草岭

    ①在今云南大姚县西北。《清一统志·楚雄府》:白草岭“在大姚县北八十里。岭极高,为诸山之冠”。②一作白岭。在今青海祁连县东境。《十六国春秋辑补》卷96北凉录:玄始十二年(423),“乞伏炽盘来攻,遂陷白

  • 长蛇县

    北魏孝昌二年(526)置,属东秦州。治所在长蛇镇(今陕西宝鸡县西北县功镇东南十里)。北周为安夷郡治。隋开皇十三年(593)移治今宝鸡县西北县功镇。十八年(598)改名吴山县,后废。义宁元年(617)复

  • 娑陵水

    又作仙俄河,仙萼河。突厥文碑作Salanga。即今蒙古国境之色楞格河。《新唐书·回鹘传上》: “回纥姓药罗葛氏,居薛延陀娑陵水上,距京师七千余里。”古水名。又称仙娥河、仙萼河。即今蒙古国和俄罗斯境内色

  • 嫔州

    辽置,属海州。治所在今辽宁海城市东北向阳寨。金废为新昌镇。辽置,治今辽宁省海城市东北向阳寨。金废为新昌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