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蒙城县

蒙城县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山桑县置,属亳州。治所在今安徽蒙城县。金属寿州。元属安丰路。明属寿州。清初属亳州,雍正十三年 (1735) 属颍州府。民国初属安徽淮泗道。1928年直属安徽省。


在安徽省境北部、涡河中游。属亳州市。面积2111平方千米。人口119万。辖18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西汉置山桑县,治今坛城集,属沛郡。东汉属汝南郡。三国魏属谯郡。东晋侨置谯郡蒙县。北魏置涡州涡阳县,治今涡河北岸刘寨。北齐置蒙县于今城西北,旋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涡阳为肥水县。大业初复名山桑县,属亳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为蒙城县,治今城关镇,属亳州。元属安丰路。明属凤阳府。清初属亳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属颍州府。1914年属淮泗道,1927年直属安徽省。1949年属皖北行署区阜阳专区,1952年属安徽省阜阳专区。1971年属阜阳地区,1996年属阜阳市,2000年属亳州市。地处淮北平原中部,介于黄泛区与沿淮湖滩洼地间。主要河流涡河斜贯中部,北有北淝河,南有芡河,均向东南流注。茨淮新河和阜蒙新河,分别在县南边界和西境。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有小麦、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籽、花生、芝麻等,为商品粮基地县。畜牧业比较发达,以淮北大肥猪闻名。药材蒙蝉蜕著名,还有白芍、生地、半夏、枸杞等。板桥等地有煤。有化肥、农机、电机、面粉、轧花、纺织、塑料、食品等厂。公路有宿蒙、蚌阜、蚌亳、凤白等干线。涡河和茨怀新河常年通航。古迹有万佛塔、山桑古城遗迹、嵇康亭等。建有革命烈士纪念馆。


猜你喜欢

  • 洛普

    即今新疆洛浦县。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4: “和阗东七十五里为洛浦,回人呼为多乐普,译言肩叉肩。洛浦,和阗回庄。”

  • 伏羌堡

    ①明置,属松潘卫。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北黄龙乡西福羌。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31《边防记》:“三舍(关)上十里为伏羌堡,上十里为红崖关。”②明置,属石泉县。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方舆纪要》卷73石泉县“大

  • 白马砦

    北宋置,属涪州。即今四川武隆县西北白马镇。大观四年(1110)废。

  • 仓野

    在今陕西丹凤县西。《左传》:哀公四年(前491),楚“左师军于菟和,右师军于仓野”。杜注:“苍野在上雒县。”春秋戎地,后入晋、楚。在今陕西省商州市东。《左传》哀公四年(前491年):楚谋北方,“右师军

  • 凤林镇

    ①北宋置,属襄阳县。在今湖北襄樊市南。②在今浙江淳安县(排岭镇)西南五十里千岛湖中溪口岛附近。《方舆纪要》卷90遂安县:凤林镇在“县东南四十里,罟网溪经此,亦曰凤林溪。宋建炎初置巡司,绍兴初废。明初复

  • 侯坊市

    即今江西宜黄县南一百里侯坊村。明弘治《抚州府志》 卷2: 宜黄县有侯坊市。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2: 宜黄县南有侯坊。

  • 高浦

    即今福建厦门市西北高浦。明属同安县,置高浦巡司于此。万历九年 (1581) 移至白礁,废。

  • 白城

    ①在今河北赤城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8云州堡:白城在“堡东北百里。金世宗雍纳凉之所也,又章宗璟生于此”。②在今河北清苑县西南二十里白城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4:咸平六年(1003),定州副部署王

  • 青阳城

    即今安徽南陵县治。《旧唐书·地理志》南陵县: “旧治赭圻城,长安四年移理青阳城。” 即此。(1)在今河北省馆陶县西马头渡。相传汉冯异追铜马贼于此。(2)即今安徽省南陵县。武周长安四年(704年)移南陵

  • 明月山

    ①在今河北遵化市西南二十里。《明一统志》 卷1顺天府: 明月山 “高百余仞,上有石穴,南北相通,穴口望之,若明月然”。②在今湖北巴东县西北。《舆地纪胜》 卷74归州: 明月山 “在巴东。山上有窍如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