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口市
即今福建建阳市西四十里莒口镇。明嘉靖《建阳县志》 卷3: 莒口市 “在崇泰里”。清 《乾隆内府舆图》: 建阳县西有莒口塘。
即今福建建阳市西四十里莒口镇。明嘉靖《建阳县志》 卷3: 莒口市 “在崇泰里”。清 《乾隆内府舆图》: 建阳县西有莒口塘。
①即今松花江上、中游,在吉林及黑龙江省西南部。源出长白山,东北流会黑龙江。《金史·地理志上》上京路:“水有按出虎水、混同江、来流河、宋瓦江、鸭子河。”②即今松花江及黑龙江下游。《元一统志辑本》卷2:混
即大勐麻。今云南云县东南大寨乡。明、清时设土巡司于此。
即今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东部之黄岩岛。为一近三角形暗礁,周长约46公里。礁湖内水清绿,边崖陡峭。珊瑚礁狭带上有大石柱立,远处可见。最高者为南岩,海拔1.8米。其北又有北岩。黄岩岛实为包括南岩和北岩在内的
在今江苏溧阳县西北。《清一统志·镇江府二》:北湖亭“在溧阳县西北四十五里。唐李白登此望瓦屋山有诗”。在今江苏省溧阳市西北。唐李白曾登此亭望瓦屋山。
即今新疆皮山县。《清一统志·叶尔羌》:皮什南“在叶尔羌城东南三百十里。有河出南山下,北流百余里,饶水草,于汉为皮山国地”。
在今江西九江县西南马回岭。《南史·陶潜传》: 东晋义熙末,江州刺史王弘 “令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即此。唐白居易 《访陶公旧宅》 诗: “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川。” 《寰宇记》卷111江
北宋置,属宁国县。即今安徽宁国县西北三十里港口镇。《清一统志·宁国府二》:杜迁镇“今有杜迁铺,盖即故镇为名”。古镇名。宋置,在今安徽省宁国市西北。
北宋置,属建昌县。在今江西安义县西南五里。明属安义县。(1)古镇名。(1)在今江西省安义县西南。北宋时属建昌县。(2)又作铜城镇,即今山东省东阿县。(2)今镇名。在山西省闻喜县中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
又名黄沙桥铺。即今江西修水县东南黄沙镇。清时设汛。
汉西域国名,属西域都护府。国都在番渠类谷 (今新疆阜康市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