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荣昌县

荣昌县

明洪武六年 (1373) 改昌宁县置,属重庆府。治所即今四川荣昌县。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 卷53: 荣昌县 “以介于荣、昌二州之间为名”。民国初属四川东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在重庆市西部,面积 1079 平方千米,连接四川省。人口81.3万。辖20镇。县人民政府驻昌元镇。据《大明一统志·四川名胜志》:荣昌县“唐乾元中于此置昌州及昌元县,今名洪武四年改,以介于荣州也”。当由荣州、昌州二地为名。唐乾元二年(759年)划泸、普、合、渝、资、荣六州之地置昌州,并置昌元县为州治。大历六年(771年)州废;十年复置昌州及昌元县,属剑南道。五代周显德元年(954年)为寇焚荡,县移至罗市镇。北宋天禧中,徙县治于宝盖镇(今昌元镇)。政和七年(1117年)属潼川府路昌州辖县。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省昌州,昌元县并入大足县。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在重庆称帝,建国大夏,改元天统,在原昌元县部分地新置昌宁县为合州辖地。明洪武四年(1371年)因地处荣州、原昌州之间改名荣昌县,属重庆府。洪武七年省昌宁县,并入荣昌县。清代沿袭。1913年属川东道,1914年属东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属川东行署区璧山专区,1951年属江津专区,1952年改属四川省江津专区(1968年改江津地区)。1981年江津地区改名为永川地区。1983年划入重庆市。地处盆中丘陵和盆东平行岭谷接壤地带,濑溪河斜贯境内。属中温带湿润气候。产稻、小麦、玉米、高粱、甘薯及油菜籽、花生、柑橘等。荣昌白猪是全国三大地方良种猪之一,是全国种猪繁殖基地县。重庆畜牧兽医学院、养猪研究所均设境内。工业有采煤、机械、电力、建材、化肥、陶器、酿酒等厂矿。荣昌折扇、陶器为传统工艺产品。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横穿县境南部,并有公路至泸州。濑溪河、大清流河通机动船。纪念地和古迹有革命烈士墓、张培爵烈士墓、南宋白塔、沙坝子宋墓。


猜你喜欢

  • 敬州

    又称恭州。五代南汉置,治所在程乡县 (今广东梅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梅州、平远、蕉岭等市县地。北宋开宝四年 (971) 改为梅州。五代南汉乾和三年(945年)置,治程乡县(今广东梅州市)。辖境相当今广

  • 原墙集

    明改百尺镇置,属太和县。即今安徽太和县东北四十六里原墙镇。

  • 分协县

    唐武德初置,属靖州。治所即今云南大关县。天宝后废。

  • 鲜谷塞

    在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西北大通河畔。《水经·河水注》: 浩亹河 “东南径西平之鲜谷塞尉故城”。即此。

  • 天门山

    ①一名东、西梁山。在今安徽芜湖市北长江滨,对岸属和县界。《宋书·孝武帝纪》:大明七年(463)十二月,“于博望、梁山立双阙”, 即此。《寰宇记》卷105当涂县引《舆地志》云:“博望、梁山,东西隔江相对

  • 乾壕

    在今河南陕县东南。《资治通鉴》: 五代唐清泰元年 (934) 潞王反,闵帝遣康义诚御之,“义诚至乾壕”,请降于潞王,即此。在今河南省陕县东。《资治通鉴》:五代唐清泰元年(934年)潞王反,闵帝遣兵御之

  • 溶溪芝麻 (蔴)

    子坪长官司 明洪武八年 (1375)改溶江芝子平茶等处长官司置,属湖广思南宣慰司。治所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溶溪乡。十七年(1384) 属四川布政司。辖境相当今四川秀山麻县西北部地。清废。

  • 昂榆联络线

    全称为齐克铁路昂榆支线。自今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南榆树屯至昂昂溪。长16.4公里。1929年修筑。今称齐昂线。

  • 同波堡

    北宋置,属廓州。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黄河北岸。《宋史·地理志》 廓州:同波堡“东至廓州巡检界二十里,西至肤公城界一十五里,南至黄河不及里,北至肤公城一十五里”。后废。

  • 涸河镇

    即固河镇。今山东高唐县东北固河镇。在山东省高唐县东部。面积94.3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固河,人口3600。战国时期黄河流经此地,村在黄河东岸。西汉永光五年(前39年)黄河决口后,始称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