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荣县

荣县

明洪武九年 (1376) 降荣州置,属嘉定州。治所即今四川荣县。清属嘉定府。民国初属四川建昌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在四川省南部。属自贡市。面积 1957.1 平方千米。人口87.1万。辖27镇、22乡。县人民政府驻旭阳镇。汉犍为郡南安县地。隋开皇十三年(593年)置大牢县。唐武德元年(618年)于公井镇置荣州,并改镇为县(今自贡市贡井区),为州治。贞观元年(627年)析大牢县置旭川县,治今旭阳镇;六年移荣州治大牢县。永徽二年(651年)荣州治所迁旭川县。天宝元年(742年)改大牢县为应灵县。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旭川县改名荣德县。熙宁四年(1071年)公井县省入。绍熙中升荣州为绍熙府,为府治。宝祐后废。元废应灵县。元末,明玉珍大夏政权复置荣州。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荣州为荣县,属嘉定州。以境内有荣德山,故名。《元和郡县志》荣州:“取荣德山为名。”荣县以荣州得名。清属嘉定府。1913年属上川南道,1914年属建昌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隶川南行署区内江专区,1952年隶四川省内江专区。1968年属内江地区,1979年划归自贡市。地处四川盆地盆中丘陵南部低山丘陵区。地势由西北略向东南倾斜。越溪河纵贯西半部,纳中部沙溪河南流。旭水河源于县北,流至县中部折向东流。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小麦、玉米、油菜籽及柑橘、茶叶、生猪。有煤、天然气、石灰石等矿藏资源。有采煤、化肥、农机、水泥、食品等工业。内峨、荣威公路经此。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有辛亥革命荣县独立军政府旧址、荣县大佛寺、二佛寺、高石梯及白塔等。


猜你喜欢

  • 河南国

    秦亡后,项羽封申阳为河南王,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领三川郡。辖境相当今河南北部北汝河上游及卢氏以东中牟、原阳以西伊、洛流域。汉高帝二年 (前205) 改为河南郡。秦亡后项羽封申阳置,都洛

  • 普口市

    一作浦口市。即今湖南醴陵市东北浦口镇。《清一统志·长沙府二》: 普口市 “在醴陵县东二十里”。

  • 蓼国

    一作缪国。西周封国。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北。春秋时灭于楚。《左传》: 文公五年 (前622),“冬,公子燮灭蓼”。

  • 虹县

    ①东汉改��县置, 属沛国。 治所在今安徽五河县西五十二里东刘集镇附近。东晋废。②唐武德四年 (621) 析夏丘县置,为仁州治。治所在今安徽固镇县东南仁和集乡。贞观八年(6

  • 龙谷水

    汾水支流。在今山西新绛县东北。《寰宇记》卷47正平县:龙谷水“在县东北一十八里。《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龙见于绛郊’,即此处也”。

  • 碧霞宫

    在今山东泰安市北泰山绝顶。《清一统志·泰安府一》: “宋真宗东封,构昭应祠,祀天仙玉女碧霞元君。金改称为昭应观。明洪武中修。成化间改祠为宫。宏治中,名灵应。嘉靖中,名碧霞。”于此望云,常得奔腾缥渺之观

  • 广通县

    ①隋开皇初改齐通县置,属嘉州。治所即今四川眉山县。仁寿元年(601)改为通义县。②元至元十二年(1275)改路赕千户置,属南安州。治所在今云南禄丰县西六十六里广通镇。民国《广通县查报省志资料册》:“元

  • 柴禾淀

    在今河北雄县东南十余里。《清一统志·保定府二》: 柴禾淀 “长三十里,白沟河诸水皆汇于此”。

  • 祈年宫

    即蕲年宫。在今陕西凤翔县西南古城村。《汉书·地理志》 雍县: “橐泉宫,孝公起。祁年宫,惠公起。” 《水经·渭水注》: “渭水又东径雍县南,雍水注之。水出雍山,东南流……径胡城东。俗名也。盖秦惠公之故

  • 普河

    在今山东东明县北。《方舆纪要》 卷16东明县: 普河 “大河余流也。《志》 云: 县四面俱有护城壕堤,惟北门堤外有普河一道,当河南黑阳山下流,岁久冲淤,渐成巨浸,因筑堤以防其冲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