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文港
即文良港。又名龙门港。即今台湾澎湖县澎湖岛东龙门村。清设文良港汛。光绪二十一年(1895)二月二十七日, 日舰先佯攻妈祖宫炮台,实从良文港登岸,清兵大败,即此。
即今台湾省澎湖县东湖西乡龙门村。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二月二十七日,日舰先佯攻妈祖宫炮台(在今澎湖县驻地马公镇),实从良文港登岸,清兵大败,即此。
即文良港。又名龙门港。即今台湾澎湖县澎湖岛东龙门村。清设文良港汛。光绪二十一年(1895)二月二十七日, 日舰先佯攻妈祖宫炮台,实从良文港登岸,清兵大败,即此。
即今台湾省澎湖县东湖西乡龙门村。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二月二十七日,日舰先佯攻妈祖宫炮台(在今澎湖县驻地马公镇),实从良文港登岸,清兵大败,即此。
即今新疆旧时的别称,指祖国西部疆土。清末钟镛(广生)著《西疆备乘》亦称《新疆志稿》。旧时对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别称。因地处国境西部,故名。
①在今辽宁北票市西南。民国《朝阳县志》卷4:兴隆沟“在桃花土东北十五里,南距台吉营子十里”。产煤。②在今黑龙江鸡东县东南。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6:兴隆沟金矿“在密山县西南境蜂蜜山之脉与黄窝集山脉相
北宋置,属东平府。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西。不久废。
在今江西井冈山北,距茨坪三十四里。是江西宁冈和湖南炎陵县向井冈山的要隘,为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形势最为险要。1928年8月 30 日,湘、赣二省敌人以四个团兵力会攻井冈山,守山红军在黄洋界以不足一营的
在今河北抚宁县东南三十里牛头崖。《方舆纪要》卷17抚宁县:牛头营,“《志》云:营在望海冈西,营西北有满井,随汲随满,大旱亦然。营之西即连峰山”。
北宋置,属安居县。在今四川安岳县东南七十里高升场。(1)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中北部。面积22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归圩,人口 8000。清乾隆年间建圩,因村民多在牧牛归来才去赶圩,故名
①西汉置,属河东郡。治所即今山西隰县。三国魏属平阳郡。西晋永嘉时,十六国前汉刘渊曾都于此。北魏废。②北周大象元年 (579) 改石城县置,属五城郡。治所在今山西蒲县东南五十里。隋开皇元年 (581)移
又名盐溪、若耶溪。即今江西宜丰县南耶溪河。《舆地纪胜》 卷27瑞州: 若耶溪 “在新昌县。一名盐溪。自分宁县界发源,出零江,入上高,东流入蜀江”。《清一统志·瑞州府》: 凌江 “在新昌县南。一名盐溪,
①唐初改黎阳镇置,在今河南浚县东南。《元和志》卷16:黎阳镇“皇朝改曰白马镇”。②唐置,在今山东平原县恩城西十五里。亦曰白马营。③北宋置,属盐亭县。在今四川盐亭县东南。④北宋置,属汉初县。在今四川武胜
又名栗洲、溧洲、冽洲。故址在今江苏江宁县西南烈山下。原在大江中,为六朝都城之江津要地。《寰宇记》 卷90升州江宁县: “烈洲在县西南八十里,周回六十里。《舆地志》: 吴旧津所,内有小水堪泊船,商客多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