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阳城
在今河南杞县东北。《寰宇记》 卷1开封府雍邱县: “肥阳城在县东北二十里。按 《城冢记》云: ‘禹治洪水时在肥泽之阳所筑。’”
在今河南杞县东北。《寰宇记》 卷1开封府雍邱县: “肥阳城在县东北二十里。按 《城冢记》云: ‘禹治洪水时在肥泽之阳所筑。’”
①西汉置,属犍为郡。治所即今四川泸州市。以县在大江(长江)之阳,故名。东汉为枝江都尉治。建安十八年(213)为江阳郡治。《三国志·蜀书·赵云传》:建安末,诸葛亮至江州(今重庆市),“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
即今辽宁义县西南留龙沟满族镇。民国《义县志》中卷:刘龙沟集“在城西五十里……又名刘聋子沟,住户一百二十三家,商号十七家”。
北宋置,属秦州。在今甘肃天水市或清水县境。
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升山丹县为州,属甘肃行省。治所即今甘肃山丹县。辖境相当今甘肃山丹县地。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改为山丹卫。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置,治今甘肃省山丹县。属甘肃行省。明洪
①唐置,属安东都护府。治所在建安城(今辽宁盖州市东北青石关)。后废。②唐南诏置,属建昌府 (郡)。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后废。元至元十七年 (1280) 复置,属建昌路。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属建
明洪武二十七年 (1394) 置,属海南卫。治所在今海南省文昌县东北。万历九年 (1581)移今文昌县东南清澜镇。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置,治今海南省文昌市东北。万历九年(1581年)移治今文昌
即今江苏铜山县北垞城。《明史·河渠志三》: “河漕者,即黄河,上自茶城与会通河会,下至清口与淮河会。”
商、周时国。东迁后为周畿内国,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北。《春秋》:成公十六年(前575),“公会尹子、晋侯、齐国佐、邾人伐郑”。又,《左传》:定公七年(前503),“单武公、刘桓公败尹子于穷谷”。
亦作且末城、且志城、沮末城。在今新疆且末县西南。汉魏南北朝时为且末国都。
亦名营城。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临淄故城。周武王封吕尚于齐,建都于此。后改名临淄。《汉书·地理志》 齐郡临淄注引臣瓒曰: “临淄即营丘也。” 《晋书· 慕容德载记》: “德如齐城,登营丘。” 《水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