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马安抚司
明置,即今云南耿马泰族佤族自治县。《方舆纪要》 卷119孟定御夷府: 耿马安抚司在“府北百里。土氏罕姓。《通考》 司与孟定同川隔喳哩江而居。…… (万历) 十二年,奏设安抚司”。不久,升为宣抚司。
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置,治今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属孟定御夷府。旋升为宣抚司。
明置,即今云南耿马泰族佤族自治县。《方舆纪要》 卷119孟定御夷府: 耿马安抚司在“府北百里。土氏罕姓。《通考》 司与孟定同川隔喳哩江而居。…… (万历) 十二年,奏设安抚司”。不久,升为宣抚司。
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置,治今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属孟定御夷府。旋升为宣抚司。
即兰池宫。秦筑,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汉书· 地理志》: 右扶风渭城县有兰池宫。《元和志》 卷 1咸阳县: 秦兰池宫 “在县东南二十五里”。
清置,属乾州。即今陕西乾县东北上陆陌。
在今安徽省合肥市东北隅。古为淝水上的渡口。《三国志·吴书·甘宁传》: 东汉建安二十年(215),“从攻合肥,会疫疾,军旅皆已引出,唯车下虎士千余人,并吕蒙、蒋钦、凌统及宁,从权逍遥津北。张辽觇望知之,
即石牛道。古代陕西汉中盆地和四川盆地间的主要交通路线。自今陕西勉县西南行入蜀,经广元市而至剑阁县。《方舆纪要》 卷66四川: “石牛道亦名金牛道。”即“石牛道”。
亦作解支涧、西支涧。在今甘肃高台县西南。《晋书· 沮渠蒙逊载记》: 东晋义熙十三年 (417),北凉 “ (沮渠) 蒙逊为李士业败于鲜支涧”。《资治通鉴》: “ (李) 歆与战于解支涧,大破之。”
北宋雍熙中并荆湖南、北路置,治所在江陵府 (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辖境相当今湖南全省,湖北荆山、大洪山以南,鄂州市、崇阳县以西,巴东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以东、广西越城岭以东的湘水、灌江流域。
东汉建安十九年 (214) 刘备置, 以招徕南部边缘各郡。治所在南昌县 (今云南镇雄县境)。三国蜀章武元年 (221) 移治平夷县 (今贵州毕节市)。建兴十一年 (233),又移治味县 (今云南曲靖市
即松江。古称笠泽。亦名南江。又名松陵江、吴江。明、清时专称吴淞江。鸦片战争后,上海开为通商港埠,称上海境内的吴淞江为苏州河。据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中载:北宋元丰以前,“松江正流下吴江县,过甫里(
在今江西婺源县东。《舆地纪胜》卷20徽州:芙蓉岭“在婺源东七十五里。《高斋诗话》云,婺源五岭高峻,其一曰芙蓉,尤为峻峙。吴黯每行县辄苦之,迫替作诗云,每度芙蓉岭,愁眉惨不开;有命终须过,无灾不再来”。
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东北土迷大河。《清一统志·吉林一》:托穆津河“在宁古塔城东二千八百五十九里。源出毕哷根窝集,东南流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