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市
在今陕西榆林市北十里。《清一统志·榆林府二》:红山市,“明嘉靖中,与套部互市于花马池。隆庆五年吉农乞贡,复请开市,因立市于此”。
在今陕西榆林市北十里。《清一统志·榆林府二》:红山市,“明嘉靖中,与套部互市于花马池。隆庆五年吉农乞贡,复请开市,因立市于此”。
隋初建,为唐长安城 (今陕西西安市) 太极宫宫殿之一。其地位仅次于三大殿。《旧唐书·太宗纪下》: 贞观五年 (631) 九月,“赐群官大射于武德殿”,即此。
在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西。《明史·地理志》 镇沅府: “西有波弄山,山上下有盐井六。” 《清一统志 · 镇沅州 》 引 《镇沅府志》: “土人掘地为坑,深三尺许,纳薪其中焚之,俟薪成灰,取
明成化十五年(1479)于沙州故城置,属西卫宁,为羁縻卫。治所在今甘肃敦煌市西。正德十一年(1516)土鲁番以兵胁归附,遂徙肃州塞内。后废。明时驻牧在今青海省青海湖东罕东卫一支,北迁沙州,宣德七年(1
蒙古至元六年(1269)置,属东京总管府。治所在平壤(今朝鲜平壤市)。辖境相当鸭绿江中、下游流域。元至元十三年(1276)升为东宁路。蒙古至元六年(1269年)置,治平壤(今朝鲜平壤市)。元至元十三年
即今贵州赤水市。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 曾于此置仁怀县。
在今云南建水县东南。《清一统志·临安府》:矣和波山“在建水县东南沙寨村。林壑之美,宛如画图”。
东魏兴和二年 (540) 创建,原在今河北正定县城东南二里临济村。晚唐时住持僧义玄在此创临济宗,成为中国佛教重要教派之一。唐显通八年(867) 义玄逝世,其弟子建衣钵塔于正定城内东南隅,即今澄灵塔,临
明建。即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东美岱召。
西藏古代族部名。《敦煌吐蕃文书》载: 在悉立地区,首领为章首领,名叫诺那。《新唐书· 西域传》: “悉立当吐蕃西南。”又《章求拔传》: 章求拔 “居悉立西南四山中,后徙山西,与东天竺接”。悉立为西藏最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南部,位于琼台礁西南。为一直径约740米的环礁。1947年公布名称为海宁礁。据郑资约 《南海诸岛地理志略》 说: “礁上水深不出三寻,礁湖亦在三十寻以内,但礁之四周,则急深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