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紫帽山

紫帽山

即今福建泉州市西紫帽山。《舆地纪胜》卷130泉州 《景物下》: 紫帽山 “郡之前案也。常有紫云覆其顶上”,故名。


在福建省晋江市区西北15千米的紫帽镇。海拔518米。常有紫云覆盖,又因山形似古代官帽,故名。古称泉案山,与清源山南北对峙,亦称对山。山有十二峰,左峰有金粟洞,旁有灵应岩,下有普照寺。右峰绝顶有凌霄塔。山南北均可拾级而上。沿途有宋至清代名人题咏及佛教石刻三十余处。西有石鼓、丹炉、试剑、棋局、仙掌诸峰。北有天湖岩,南有古元室。天湖,亦称紫湖,其水清洌甘甜,水平如镜,常年不竭。群峰雄踞晋江南岸,林木苍翠,山泉潺潺。山麓有何乔远、林欲揖、林欲栋等明代名人墓葬。


猜你喜欢

  • 大要县

    又作大。西汉置,属北地郡。治所在今甘肃宁县东南。东汉废。《后汉书·邓禹传》:建武元年(25),“更征兵引谷, 归至大要”。即此。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宁县东南。属北地郡。东汉废。

  • 沙过甸

    亦作沙涡甸。大理国巴翠部。在今四川德昌县西南大山乡。《元混一方舆胜览》卷下:威龙山“蛮名沙涡甸”。

  • 马市

    ①即今江西修水县西,修水北岸马坳镇。清时于此设讯。②或作牛马市。晋代洛阳市场。在洛阳城(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东建春门外二里谷水南。《太平御览》卷827引陆机《洛阳记》曰:“马市在城东。”《水经·

  • 白土关

    即今陕西平利县城。《宋史·王彦传》:“桑仲既陷淮安、襄阳,乘势西向,均房失守,直捣金州白土关。”即此。清嘉庆七年(1802)平利县迁治于此。在今陕西省平利县。《宋史·王彦传》: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

  • 冷溪

    ①在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南大堡镇南。《方舆纪要》卷72峨眉县“土地关”条下:“由栖鸡五里至冷溪。”清设冷溪(碛)汛。《清一统志·四川统部》:峨边营经制外委一员驻“冷碛”。民国《峨边县志》卷2:冷碛关

  • 恩封县

    唐调露二年 (680) 置,属岩州。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境。天宝初属常乐郡,乾元初复属岩州。后废。

  • 泰川县

    唐贞观初置,属燕州。治所在今广西平南县东北。七年 (633) 属龚州。十二年 (638) 废入平南县。古县名。唐贞观初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东北。属燕州。七年(633年)改属龚州。十二年废。

  • 二里头

    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该地发现夏、商大型文化遗址。

  • 逎县

    ①西汉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涞水县北二里。景帝封匈奴降王陆疆为逎侯。东汉仍为逎侯国。移治今涞水县。三国魏为县,属范阳郡。西晋属范阳国。北魏属范阳郡。北周大象二年 (580)废。②隋开皇元年 (581

  • 三汇场

    即今四川渠县东北三汇镇。清同治《渠县志》卷4:三汇镇在“县北九十里。县丞分驻于此”。因州河、巴河、渠江三水在此汇合, 因名。民国初设县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