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米州

米州

①唐武德七年(624)以靖州改置,治所在高安县(今江西高安县),旋又改为筠州。八年(625)废。

②唐贞观五年(631)置,治所在米川县(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西黄河南岸)。辖境相当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西部与化隆回族自治县及尖扎县相连地区。十年(636)废。

③唐置,为羁縻州,属安定州都督府。当在今甘肃庆阳地区。后废。


(1)唐武德七年(624年)改靖州置,治高安县(今江西高安市)。辖境相当今江西省高安、宜丰、上高、樟树、万载等市县地。同年改名筠州。(2)唐贞观五年(631年)置,治米川县(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辖境约当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同仁县等地。十年废。


猜你喜欢

  • 春秋郑邑。在今河南新郑市东北。《左传》: 僖公三十年 (前629) 九月,“晋侯、秦伯围郑,……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国围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还”’。《水经·洧水注》: 七里沟水 “又南历烛城西

  • 方家集

    即今安徽阜南县西南方集镇。《清一统志·颍州府一》:方家集“在阜阳县西南一百二十里汝河北岸,接河南息县界。县丞驻此”。即今安徽省阜南县西南方集镇。清嘉庆时阜阳县丞驻此。

  • 复 (復) 州

    ①北周置,治所在建兴县 (今湖北仙桃市西南沔城镇)。《元和志》 卷21复州: “取州界复池湖为名也。” 隋大业初改为沔州。唐武德五年(622) 复置,治所在竟陵县 (今湖北天门市)。贞观七年 (633

  • 贺水

    ①在今山西翼城县东。《水经·浍水注》:“贺水东出近川,西南至浍交入浍。”②在今广西上林县东北。《清一统志·思恩府》:贺水 “在迁江县西南四十里。源出岜梧山,其北有武绳水……合流东入清水江”。

  • 紫驼峰

    在今湖南慈利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77九溪卫 “马鬃岭” 条下: “ 《志》 云,卫北有紫驼峰,西北有马颈峰,两峰对峙,夹索口镇,高险卓绝。”

  • 下查埠塘

    一作下渣。即今湖北仙桃市东三十里下查埠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沔阳州(治今沔城镇)东北有下查埠塘。

  • 石鉴山

    即石境山。在今浙江临安县城南。宋避太祖之祖赵敬讳,改称石鉴山。

  • 湘满驿

    在今贵州盘县特区南。《方舆纪要》卷121普安州 “亦资孔驿” 条下: “湘满驿在州治南。”

  • 柳城墟

    即今广东东源县东北柳城镇,东近龙川县界。雍正 《广东通志》 卷18: 河源县东北有柳城墟。清设汛。

  • 覃川荣乡二郡

    北周天和年间改同昌郡置,为覃州治。治所在通轨县 (今四川黑水县北)。隋开皇初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