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简州

简州

①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置,治所在宁浦县 (今广西横县西南七里郁江南岸)。十八年 (598) 改为缘州。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简州。辖境相当今广西横县地。六年 (623) 改为南简州。

②隋仁寿三年 (603) 置,治所在阳安县 (今四川简阳市西北绛溪河北岸)。《元和志》 卷31简州:“因境有赖简池为名。” 大业三年 (607) 废。唐武德三年 (620) 复置,天宝元年 (742) 改为阳安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简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简阳市及金堂县部分地。元属成都路。省阳安县入州。明洪武六年 (1373) 降州改简县。正德八年 (1513) 复升为简州,属成都府,移治今简阳市。清不辖县。1913年废州,改为简阳县。

③唐武德五年 (622) 改云州置,治所在曲阿县(今江苏丹阳市)。《新唐书·地理志》 简州: “以县南有简渎取名。” 八年 (625) 废。


(1)隋开皇九年(589年)置,治宁浦县(今广西横县西南、郁江南岸)。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一带。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缘州,大业二年(606年)废。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六年改为南简州。(2)隋仁寿三年(603年)析益州置,治阳安县(今四川简阳市西北)。“因境有赖简池为名”(《元和郡县志》)。辖境约当今四川省简阳、资阳两市地。大业二年(606年)废。唐武德三年(620年)析益州复置。辖境约当今简阳市和金堂县东南部分地区。属剑南道。天宝元年(742年)改为阳安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简州。北宋初以后辖境减缩,仅有今简阳市地。属成都府路。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并附郭阳安县入州。属成都路。明洪武六年(1373年)降为县,正德八年(1513年)复升为州。属成都府。清不领县。1913年改为简阳县。(3)唐武德五年(622年)改云州置,治曲阿县(今江苏丹阳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丹阳市地。属江南东道。八年废。


猜你喜欢

  • 东武阳县

    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莘县东南十里。东汉属清河国,移今莘县西南朝城镇。北魏改武阳县。《水经·河水注》:“《地理志》曰:漯水出东武阳。今漯水上承河水于武阳县东南,西北径武阳新城东。曹操为东郡所治也

  • 雄边寨

    在今四川荥经县西小西坪山下。《方舆纪要》 卷72荣经县: 雄边寨 “在县西北。中有讲武堂,宋淳熙间创屯营于此”。

  • 武宁军

    ①唐天宝十三年 (754) 置,属廓州。驻地在百谷城 (今青海贵南县东北)。《新唐书·地理志》 廓州: 金天军 “其东南八十里百谷城有武宁军”。乾元元年 (758) 陷于吐蕃,废。②唐、五代方镇名。唐

  • 龟兹县

    西汉置,为上郡属国都尉治。治所在今陕西榆林市北。《水经·河水注》:“县因处龟兹降胡著称。”《后汉书·张奂传》:永寿元年(155),安定属国都尉“据龟兹,使南匈奴不得交通东羌”。东汉末废。古县名。西汉置

  • 困山

    一名坤山。即今山东东平县西北五十八里东平湖西岸昆山。《清一统志·泰安府一》 “金山”条:“其南为坤山,亦曰困山。上有马跑泉,东有蟾蜍峡、莲花沿,南有玉灵崖、石室洞,下有饮马泉。”

  • 岷江

    ①古名江水、大江、汶江、渎江、平模水、导江、都江、武阳江。在今四川中部,为长江水量最大的支流。《禹贡》: “岷山导江,东别为沱。” 《汉书·地理志》 蜀郡湔氐道: “ 《禹贡》 崏山在西徼外,江水所出

  • 南利城

    在今河南商水县南。《汉书·王子侯表》:宣帝本始元年 (前73),封广陵厉王子刘昌为南利侯。即此。

  • 新泰县

    ①西晋泰始中置,属泰山郡。治所即今山东新泰市。清乾隆 《泰安府志》 卷2: 新泰县“西瞻泰岱,北枕新甫,县之命名以此”。惠帝改属东安郡。北魏属东泰山郡。隋属琅邪郡。唐属沂州。金属泰安州。蒙古至元二年

  • 延兴门

    唐长安外郭城东面偏南的一门。隋初建。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南郊铁炉庙村南。

  • 春江

    富春江的简称。即今钱塘江流经浙江富阳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