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里 (裹) 窑 (窯) 镇
一作符复镇,又称符里镇。北宋置,属宣城县。在今安徽芜湖县东裘公河西岸东门渡。《清一统志·宁国府二》: “符里镇在县东北五十里。盖即宋之符复镇也。” 嘉庆 《宁国府志》卷12: 符里镇在 “城北五十里,即今东门渡。相传许旌阳游山南,于窑傍置铁符,断自符以东可陶,今陶皆出铁符之东。有许真君祠。宋建中靖国元年监宣州酒税左殿直洛阳柴巽建真符观。镇之东为东门渡,旧为焦村市,有屯师濠堑”。
一作符复镇,又称符里镇。北宋置,属宣城县。在今安徽芜湖县东裘公河西岸东门渡。《清一统志·宁国府二》: “符里镇在县东北五十里。盖即宋之符复镇也。” 嘉庆 《宁国府志》卷12: 符里镇在 “城北五十里,即今东门渡。相传许旌阳游山南,于窑傍置铁符,断自符以东可陶,今陶皆出铁符之东。有许真君祠。宋建中靖国元年监宣州酒税左殿直洛阳柴巽建真符观。镇之东为东门渡,旧为焦村市,有屯师濠堑”。
唐置,属羁縻扶德州。治所在今四川珙县南。后废。
在今广东湛江市西南太平镇南通明村。《清一统志·雷州府》:白鸽寨“在遂溪县东(西)南一百四十里。明隆庆中置。崇祯五年,海贼刘香寇寨,县城为之戒严。本朝康熙迁界废。八年复,九年筑土城。……设水师守备驻守”
在今内蒙古和宁夏境。《明史·鞑靼传》:“河套、古朔方郡,唐张仁愿筑三受降城处也。地在黄河南,自宁夏至偏头关,延袤二千里,饶水草,外为东胜卫。” 指今贺兰山以东、狼山和大青山以南黄河南北地区。自明代统称
明置,属甘州右卫。即今甘肃民乐县西顺化乡。《皇明职方舆图》 卷中甘肃镇边图有顺化堡。《方舆纪要》 卷63甘肃镇 “长乐堡” 条下: “又卫南有大满、顺化二堡。”
清代称周家庄堡。即今山东高密市西北六十里周戈庄乡。
即今湖北咸宁市东北三十八里贺胜桥镇。1926年8月底,北伐军叶挺等部大破吴佩孚军于此,史称 “贺胜桥战役”。
又作窝肯河、倭河江、倭坑河。即今松花江支流倭肯河。在黑龙江东部。《清一统志·吉林一》: 翁锦河 “在宁古塔城东北六百余里。源出阿勒哈窝集,西北流入混同江”。
在今陕西榆林市北十里。《清一统志·榆林府二》:红山市,“明嘉靖中,与套部互市于花马池。隆庆五年吉农乞贡,复请开市,因立市于此”。
在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西北大通河畔。《水经·河水注》: 浩亹河 “东南径西平之鲜谷塞尉故城”。即此。
亦作鄂勒希河、鄂勒喜河。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为布列亚河上源之一。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 卷28: 鄂朗奇河 “蒙古语,鄂朗奇,多也。(黑龙江) 城东北一千四百五十里。源出东兴安岭,南流入纽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