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竹山县

竹山县

西魏改安城县置,为罗州治。治所即今湖北竹山县。《元和志》卷21竹山县:“因黄竹岭以为名。”隋属房陵郡。唐属房州。南宋末移治今县南。元初还旧治。明洪武十年(1377)废。十三年(1380)复置,属襄阳府。成化十二年(1476)改属郧阳府。民国初属湖北襄阳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


在湖北省西北部,西北邻陕西省,南邻重庆市。属十堰市。面积 3890 平方千米。人口44.7万。辖9镇、8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战国秦置上庸县(治今县西南),属汉中郡。南朝梁析上庸置安城县。西魏改安城为竹山县(治今址),以县境黄竹山得名,为罗州治。《元和郡县志》房州竹山县:“因黄竹岭以为名也。”并载:“黄竹山,在县北一百里。山上竹色皆黄,因以为名也。”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为房州治,大业初废州。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宋、元属房州。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属郧阳府。1914年属襄阳道,1949年属陕西省两郧专区。1950年属湖北省郧阳专区。1952年属襄阳专区。1965年属郧阳专区。1970年属郧阳地区。1994年属十堰市。地处鄂西北山地,北部属武当山;南部属大巴山,海拔多在 1500 米以上,仅中部河谷有狭小坪坝。堵河自西南向东北流经中部,主要支流为深河、霍河、苦桃河。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主产玉米、稻、薯类、油料。有油桐、油茶、生漆等经济林和五倍子、黄连、天麻等药材。矿产有石煤、铁、硫黄、大理石、石灰石、轻稀土,多绿松石。有建材、农机、木材加工、食品等厂。316国道、白竹、竹洪等公路经此,堵河为南水北调“引水济汉”中线工程的输水通道,长年通航。名胜古迹有文峰塔、施洋烈士旧居等。


猜你喜欢

  • 盐仓岭

    在今江西吉水县东。《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吉水县 “白富岭” 条下: “ 《志》 云,县东二里有盐仓岭。岭上宽平,南唐时运盐贮岭上以给民,后废。”

  • 白骑坞

    在今河南孟县西北三十五里白墙村。《水经·济水注》:同水“出南原下,东北流径白骑坞南,坞在原上,为二溪之会,北带深隍,三面阻险,惟西版筑而已”。《方舆纪要》卷49济源县:白骑坞,“东汉末贼将张白骑据此筑

  • 杨桥市

    即今江西分宜县西北杨桥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5:分宜县西北有杨桥。

  • 东京兆

    东晋元熙元年(419)侨置,属司州。寄治荥阳郡荥阳县(今河南郑州市西北古荥镇)。南朝宋景平元年(423)废。

  • 冈李店

    即今河南息县东北八十里岗李店乡。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11:同治四年(1865)七月,“贼由阜阳至固始之往流集,………窜息县之包信里、贾家寨、刚(按:应为冈)李店”。

  • 赤岸镇

    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资治通鉴》:唐武德六年(623),“高开道掠赤岸镇及灵寿、九门、行唐三县而去”。《元丰九域志》卷2:定州唐县有赤岸镇。(1)古镇名。在今河北省曲阳县西北。唐武德六年(623年),

  • 滦阳县

    金承安二年 (1197) 升孩儿馆置,为惠州治。治所在今河北迁西县西北汉儿庄。泰和四年(1204) 废。元复置,明洪武初废。古县名。金承安二年(1197年)置,治今河北省迁西县西北。属惠州。为惠州治。

  • 中路右翼中右旗

    即赛音诺颜部右翼中右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查干苏木一带。

  • 弄栋节度

    唐南诏后期改云南节度置,治所在弄栋城(今云南姚安县东十里,姚安坝子东缘的缓坡上)。辖境约当今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地。宋大理改弄栋府。唐元和中南诏置,治弄栋城(今姚安县)。为南诏六节度之一。辖境约当今云南

  • 子夺

    又作紫陀。即今西藏洛隆县驻地孜托。清乾隆《卫藏通志》卷12作“子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