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章水

章水

①一名黟水。即今安徽黟县之漳河。宋淳熙《新安志》 卷5黟县 《水源》: 章水 “出县北十八里章山。东南流二十七里至县界,又东南流五里合横江水。溉田十一顷”。

②又名漳水、漳头水、欠水。在今安徽亳州市南,东南流至涡阳县西北入涡。《水经· 渠水注》: “沙水东南径城父县西南,枝津出焉,俗谓之章水。”

③又名古豫章水、南江。在今江西西南部。即今江西赣江西源。源出赣、粤边境崇义县之聂都山,有南北二源。南源自山南东流,经大余县南,东入南康县境,折而北流入赣县境; 北源自山北东北流至崇义县北,折东南流经上犹县至赣县境,与南源汇合。再东流与贡水合为赣江。《山海经·海内东经》: “赣水出聂都山,东北注江”,盖以此为赣江正源。《寰宇记》 卷108虔州赣县: 章水 “源出大庾县界聂都山,从南康县东北流,合西扶、良热等水,流三十里入县郭,与贡水合焉”。

④一名土山水。即今湖北安陆市西南、应城市东北之漳水。《水经·涢水注》: 土山水 “世谓之章水。水出土山,南径随郡平林县故城西。又南流,右入富水。富水又东入于涢”。《清一统志·德安府》: “按,章水本合富水始入涢,自明宏 (弘) 治中,涢水直决而南,遂与章水合流,自此章水不复入富,富水亦不复入涢,而径于汉。”

⑤在今湖南宜章县北。《舆地纪胜》 卷57郴州:大章、小章水 “出王禽山之东,流至县北二十五里合流,至灵石合白清水,至三沌合辽水、长乐水、武水”。《清一统志·郴州一》 引 《县志》: “章水二源,俱出黄岑山,北曰大章水,南曰小章水,东流径县北白石渡,又东南合流而南少东,入广东韶州府乐昌县界。”


又称古豫章水、南江。江西省赣江之西源。源出赣、粤边境大庾岭,东北流经大余、南康市,纳上犹江后至赣州与贡水汇合,称赣江。长216千米,流域面积6639平方千米。支流有上犹江、合江水、杨梅河等。建有油罗口、陡水等水库。流域内钨矿资源丰富。


猜你喜欢

  • 弹筝峡

    即弹筝谷。亦名都卢峡。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蒿店乡三关口。《资治通鉴》: 南朝梁中大通六年(534),侯莫陈悦杀贺拔岳,“ (宇文) 泰与帐下轻骑赴平凉,令杜朔周帅众据弹筝峡”。即此。《元和志》卷3原州百

  • 画锦山

    又名大乘山。在今江西南康县北。《舆地纪胜》 卷36南安军: 画锦山 “在大庾。半山有寺曰画锦,故名”。《方舆纪要》 卷88南安府南康县: 画锦山 “在县北百里。高百余丈,周亘三十里”。

  • 岔道

    即今北京市延庆县南二十里八达岭镇东北岔道。《方舆纪要》卷17延庆州:岔道口,“《志》云,自八达岭而北地稍平,五里至岔道。有二路:一自怀来卫保安州历榆河、土木、鸡鸣三驿至宣府为西路;一至延庆州永宁卫、四

  • 屈原故里

    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原归州镇东北六十里屈坪。《水经·江水注》: “ (秭归) 县东北数十里,有屈原旧田宅。虽畦堰縻漫,犹保屈田之称也。县北一百六十里有屈原故宅,累石为屋基,名其地曰乐平里。” 《名胜志

  • 马村集

    在今江苏沛县西南前马村。《清一统志·徐州府二》:马村集“在沛县西南二十七里”。

  • 黄阳关

    亦作黄羊关。明永乐中置,属平武县。在今四川平武县西北一百二十里黄羊关藏族乡。后废。

  • 马鬣山

    在今蒙古国西南。《新唐书·回纥传》:回纥“与薛延陀共攻突厥北边,颉利遣欲谷设领骑十万讨之,菩萨身将五千骑破之马鬣山,追至天山,大俘其部人,声震北方”。天山即今蒙古国之杭爱山。

  • 妫墟

    ①在今陕西安康市西北。《汉书·地理志》汉中郡西城县注:应劭曰,“《世本》:妫墟在西北,舜之居”。《清一统志·兴安府二》 引《旧州志》谓妫墟“在州北一里汉江北岸”。②在今陕西城固县西北。《续汉书·郡国志

  • 明铁盖达坂

    即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西南喀喇昆仑山之明铁盖达坂。其南为克什米尔。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9: “由坯一克山口仍向西行七十里至明铁盖。阿格嘴向正南行一百里过明铁盖达坂通坎巨堤。”“明铁盖”,维

  • 三垛镇

    元改三墩镇置,属高邮州。即今江苏高邮市东四十里三垛镇。《元史·纳速剌丁传》:至正末,张士诚义军袭高邮,“纳速剌丁以舟师会诸军讨之。距三垛镇,贼众猝至,纳速剌丁麾兵挫其锋”。在江苏省高邮市东南部。面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