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神池县

神池县

清雍正三年 (1725) 升神池堡置,属宁武府。治所即今山西神池县。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


在山西省西北部、内长城西南侧。属忻州市。面积1451.4平方千米。人口9.9万。辖3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龙泉镇。春秋为楼烦地。战国属赵。秦属雁门郡。东魏置长宁县。隋开皇十九年(599年)改开阳县。唐初改常宁县,武德四年(621年)废。辽重熙九年(1040年)置神武县,为武州治。金废神武县入武州。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建神池堡。清雍正三年(1725年)置神池县,治今址。1914年属雁门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58年并入五寨县,1961年恢复神池县。1983年属忻州地区,2000年属忻州市。地处晋北高原。朱家川河、县川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莜麦、马铃薯、豆类、油料作物为主。矿产有煤、铁、铝土、石灰石等。工业有煤炭、机械、建材、陶瓷、毛纺等。宁岢、神河铁路和209国道、忻保公路经过县境。名胜古迹有辘轳窑悬空寺等。


猜你喜欢

  • 和硕特南右翼后 (後) 旗

    清雍正三年 (1725)置,属和硕特部。在今青海海晏县西北。《清史稿·地理志》 南右翼后旗: “牧地在青海东岸。东至贺尔,南至恰沙图,西至哈拉素布鲁汉,北至库库诺尔。”

  • 大业陂

    俗称水门塘。在今安徽霍邱县东北八里。《方舆纪要》卷21霍邱县:大业陂在“县东北十五里。周二十余里。人呼为水门塘。相传古名镇淮洲,陷而为陂”。

  • 汝城县

    东晋升平二年(358)分晋宁县置,属桂阳郡。治所在今湖南汝城县南十五里城郭村。南朝陈改为卢阳县。唐天宝元年(724)改义昌县,五代唐改郴义县,北宋改桂阳县。1913年复名汝城县,后属湖南衡阳道。治所即

  • 安底场

    即今贵州金沙县东北安底镇。清咸丰四年(1854)王三鲊疤在安底率众起事,称“缘人”起义。后幺老王阵亡于此。

  • 高楼山

    在今湖北应城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77应城县: 高楼山 “在县东北二十里涢水滨,以峰峦层叠而名”。

  • 胜金台

    一作森尼木台。清乾隆年间置,即今新疆吐鲁番市东胜金乡。清王定安 《湘军记》 卷19: 光绪三年 (1877),清军讨伐阿古柏,“孙金彪与徐占彪已下奇克腾木,进攻辟展,及鲁克沁、连木沁台、胜金台,尽破其

  • 浸潭墟

    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北浸潭镇。清设浸潭汛,有守备驻防。

  • 东官郡

    东晋咸和六年(331)析海南郡置,属广州。治所在宝安县(今广东深圳市西南头镇)。辖境相当今广东深圳市及宝安县地。南齐移治怀安县(今广东惠东县西北梁化)。南朝梁改为梁化郡。东晋咸和六年(331年)置,治

  • 东高山

    又名登山、东门山。在今湖北咸宁市东。《清一统志·武昌府一》:东高山“在咸宁县东 一里。为邑之镇”。

  • 赤土山

    ①在今云南腾冲县东三十里。《明一统志》卷87腾冲军民指挥使司:赤土山“在司城东三十里”。②在今甘肃礼县东三里。《清一统志·秦州一》:赤土山“土色如硃,亦名红土山。山脉自宁远县界迤逦至此,持起一峰,绝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