祐川县
①唐贞观四年 (630) 置,属羁縻盖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后废。
②唐先天元年 (712) 改基城县置,属岷州。治所在今甘肃宕昌县西北四十八里理川镇。《元和志》卷39岷州祐川县: “取县西祐川为名也。” 后没入吐蕃。北宋崇宁三年 (1104) 复置,为岷州治。南宋绍兴元年 (1131) 废。
古县名。唐先天元年(712年)避玄宗李隆基名讳,以基城县改名,治今甘肃省宕昌县西北。属岷州。上元二年(761年)地入吐蕃。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复置。南宋属西和州。蒙古废。
①唐贞观四年 (630) 置,属羁縻盖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后废。
②唐先天元年 (712) 改基城县置,属岷州。治所在今甘肃宕昌县西北四十八里理川镇。《元和志》卷39岷州祐川县: “取县西祐川为名也。” 后没入吐蕃。北宋崇宁三年 (1104) 复置,为岷州治。南宋绍兴元年 (1131) 废。
古县名。唐先天元年(712年)避玄宗李隆基名讳,以基城县改名,治今甘肃省宕昌县西北。属岷州。上元二年(761年)地入吐蕃。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复置。南宋属西和州。蒙古废。
即今山西定襄县东史家岗乡。同蒲铁路忻窑支线旧有支线通此。
即今四川射洪县西南四十里官升镇。清光绪 《射洪县志》 卷2: 官升店场在 “县东南八十里”。
即今福建宁德市东北漳湾。清有千总驻此。
即今河南西平县西三十九里师灵镇。民国《西平县志》卷4《市镇》:“师灵镇,城西四十里。”在河南省西平县西北部。面积62.8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师灵,人口 1100。汉、三国魏、晋和唐曾为
即今新疆乌什县牙满乡西七十里别迭里熢燧。《新唐书·地理志》 温隶州: “又西北三十里至粟楼烽。”
即今河南桐柏县西北六十四里安棚乡。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4:咸丰八年(1860)七月,“窜唐县之安棚、栗园”。集镇名。在河南省桐柏县西北部。安棚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2100。原名安家棚,后简称安棚。
即思晏江。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兴文河。《宋史·蛮夷传四》: 大中祥符六年 (1013),讨晏州多刚县斗望,“ (王) 怀信夹砦于晏江口,(寇) 瑊与符承训侦知贼谍,欲乘夜击晏江,驰报怀信,即自泾滩拔砦赴
在今山东兖州市东五里。《方舆纪要》卷32嵫阳县: 金口闸 “元至元中所建。稍南曰金口堰,成化中所修滚水石坝也”。《清一统志·兖州府二》: “元至正中,为滚水石坝。引泗入运,即隋时薛胄于泗沂之交积石为堰
在今山西兴县东南。1946年4月8日“四八烈士” (王若飞、秦邦宪、邓发、叶挺等) 飞机失事殉难于此。在山西省兴县东南。为湫水河发源地。海拔2203米。山高雾大,气象万千,终年积雪。1946年4月8日
在今山西运城市南。《方舆纪要》卷41安邑县:“华谷水在县西南四十里。自夏县流经县界,又西入蒲州界。或讹为苇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