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臼镇
北宋置,属中江县。在今四川中江县北四十里子金乡安宁村。民国《中江县志》卷2:“石凹子在双凤场西,县北四十里。疑即《九域志》所载石臼镇。凹臼形似。又道里相同。”
北宋置,属中江县。在今四川中江县北四十里子金乡安宁村。民国《中江县志》卷2:“石凹子在双凤场西,县北四十里。疑即《九域志》所载石臼镇。凹臼形似。又道里相同。”
明置,属松潘卫。在今四川松潘县东三十七里风洞山上。《明史·马昊传》:正德十年(1515),“乃督参将张杰等修筑墙栅, 自三舍堡至风洞关,凡五十里”。
明万历四十二年 (1614) 置,在今广西宁明县西。清改设都司。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置,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西。清时设都司驻守。
即今广东罗定市西泗纶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西宁县西南四轮墟。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杨信沙洲。1935年命名兰家暗沙。1947年改名杨信沙洲。
北周置,属宜州。治所在云阳县(今陕西泾阳县西北四十里长街村)。辖境相当今陕西泾阳县北部及淳化县地。隋开皇三年(583)废。北周置,治云阳县(今泾阳县西北)。辖境约当今陕西省泾阳县西部地区。属宜州。隋开
唐置,属唐兴县。即今四川蓬溪县西南一百五十里蓬莱镇。唐诗人杜甫游蜀曾居此,写有《唐兴县客馆记》。北宋属长江县。《清一统志·潼川府二》: 客馆镇 “在蓬溪县西二百十里。跨鳌山下”。
即今广东台山市东南海中大襟岛。《郑和航海图》作“大金”。
①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北江口镇。北与福清县接界,为官道所经。清《乾隆内府舆图》:莆田县东北有江口寨。②在今贵州锦屏县南三里。《方舆纪要》卷121黎平府赤溪湳洞司:江口寨在“司(今锦屏县)南三里”。
即今蒙古国之肯特山。《史记·匈奴列传》: 元狩四年 (前119),骠骑将军霍去病讨匈奴,“出代二千余里,与左贤王接战,汉兵得胡首虏凡七万余级,左贤王将皆遁走。骠骑封于狼居胥山,禅姑衍,临翰海而还”。古
明永乐五年(1407)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北绥芬河支流格尔兹纳亚河流域。后废。明永乐五年(1407年)置,治所今址不详。属奴儿干都司。辖区约今俄罗斯滨海边区芬河支流格尔兹纳亚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