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硖口
在今青海平安县西小峡乡境。《方舆纪要》卷64西宁镇:石峡口在“卫东七十里……有卫卒戍守”。
在今青海平安县西小峡乡境。《方舆纪要》卷64西宁镇:石峡口在“卫东七十里……有卫卒戍守”。
又作末末吉站。元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阿姆贡河注入黑龙江处。元《经世大典》: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所辖狗站有“末末吉站”。明改满泾站。
在今巴基斯坦控制区克什米尔北部之古皮斯。《旧唐书·高仙芝传》:天宝年间,高仙芝等破吐蕃军于连云堡,“三日至坦驹岭,直下峭峻四十余里。仙芝料之曰:‘阿弩越胡若速来迎,即是好心。’ ……越胡果来迎。明日,
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北二十里雷公山。《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 五代唐清泰三年 (936),云州兵作乱围子城,节度使沙彦珣 “突围出城,就西山据雷公口”。在今山西省大同市西北雷公山。《资治通鉴》:五代唐
在今湖北枣阳市西。《宋史·孟珙传》:南宋绍定元年(1228),珙“创平堰于枣阳。自城至军西十八里,由八叠河经渐水侧,水跨九阜,建通天槽八十有三丈,溉田十万顷,立十庄三辖,使军民分屯,是年收十五万石”。
北宋置,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元丰九域志》 卷8兴州: 济众监在州东一百七十步,“景德三年置,铸铁钱”。元废。
即今中亚锡尔河。《大唐西域记》卷1:“赭时国周千余里,西临叶河”,即此。即“药杀水”。
即今河南唐河县西南八十四里苍台乡。清属唐县,有县丞驻此。
在今哈萨克斯坦东部巴尔喀什湖东北。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5: “布固图河东 (应为西) 北百二十余里为楚克里克河。二源分东流百余里而汇,是为阿布达尔摩多河,二支汇处置阿布达尔摩多卡伦于南岸,河东流
在今江西临川市城区内。《明一统志》卷54抚州府:玉茗亭“在府治。宋时建。亭下有花名玉茗,如山茶而色白,黄心绿萼。人以比扬州之琼花。宋、元名人多赋咏之”。
即长安城北面东头第一门洛城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城乡高庙村北。《水经·渭水注》 曰:“洛门又曰朝门,一名高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