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槽河
在今河南固始县西南。《方舆纪要》卷50固始县:石槽河“在县南四十五里。源出商城县大苏山,北流入于史河”。
在今河南固始县西南。《方舆纪要》卷50固始县:石槽河“在县南四十五里。源出商城县大苏山,北流入于史河”。
元置,为筠连州治。治所即今四川筠连县。后废入筠连州。古县名。元置,治今四川省筠连县。为筠连州治。明洪武初废入筠连州。
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盘山挂月峰下。清道光 《蓟州志》 卷2: “桃园洞在将军石畔,深丈余。”
又作杨彼县、阳彼县。唐武德四年(621)置,为褒州治。治所在今云南大姚县东南五十四里溪木小村。天宝后废。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云南省大姚县。属姚州。天宝末废。
即今江苏大丰县西南西团镇。旧属东台县。清嘉庆《东台县志》卷8:县北“八十里团曰西团(今草堰场商垣移设在此)”。
金升冶坊堡置,属秦州。治所在今甘肃清水县东北四十里黄门乡。贞祐四年(1216)属西宁州。蒙古至元七年(1270)并入清水县。古县名。金升冶坊堡置,治今甘肃省清水县东北。属秦州。蒙古至元七年(1270年
亦作河湟郡。十六国前凉置,治所在黄河城(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黄河北岸)。《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东北径黄河城南,西北去西平二百一十七里。” 会贞按: “湟、黄二字通用,或以此黄河为湟河之讹。”
即洭水。今广东北江支流连江。《明史·地理志》 阳山县:“南有阳溪,即洭水。”
即今云南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明代属车里宣慰司。见万历 《云南志》 卷16 《贡象道路》。清顺治十六年 (1659) 改隶元江府。雍正七年 (1729)置普洱府。
1945年8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章丘县胶济铁路以北地区与历城县东北部析置,治章丘城 (今山东章丘市西北绣惠镇)。1953年撤销,并入章丘县。旧县名。山东解放区设。1945年由章丘县西北部及历城县部分地区
唐贞观四年 (630) 置,属羁縻廓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境。后废。唐贞观初以党项部落置,在今四川省若尔盖县西境,后地入吐蕃,侨治庆州(州治安化县,今甘肃庆城县)界。寻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