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堡城

石堡城

本吐蕃铁仞城。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南哈喇库图城附近的石城山。《唐会要》卷78:“吐蕃铁仞城,亦名石堡城。开元十七年三月二十四日信安王祎拔之置。四月改为振武军。”《资治通鉴》: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吐蕃屠达化县,陷石堡城,盖嘉远不能御”。天宝八载(749), 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攻吐蕃石堡城。其城三面险绝,惟一径可上”。


唐筑,吐蕃称为铁仞城(《资治通鉴》胡三省注)。即今青海省湟源县西南哈城东石城山大方台。《资治通鉴》胡三省注引宋白曰:“四面悬崖数千仞,石路盘屈,长三四里。”形势险要,为唐朝西边防御吐蕃的军事要地,也是唐朝和吐蕃交通要冲。《新唐书·吐蕃传》作铁刀城:“过石堡城,崖壁峭竖道回屈,虏曰铁刀城。”开元十七年(729年)信安王李祎攻占,置振武军,自是河陇诸军游弋,拓境千余里。二十九年又陷吐蕃。天宝八载(749年)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攻克,置神武军。至德初没于吐蕃。


猜你喜欢

  • 江乡馆

    在今四川眉山县东七里蟆颐山上。旧名共饮亭。南宋嘉定间,眉州知州魏了翁扩建,改名江乡馆,有江乡馆记。《宋史·魏了翁传》:“复蟆颐堰,筑江乡馆,利民之事,知无不为。”

  • 拐湖山

    在今江西宁冈县东。《明一统志》 卷56吉安府: 拐湖山 “在永宁县 (治今新城镇) 东南六十里。上有泉自山腰涌出,直泻山麓荡为深湖”。

  • 溧洲

    即烈洲。在今江苏江宁县西南长江中。《晋书·桓冲传》: 太元年间,桓冲为荆州刺史,“谢安送至溧洲”。《资治通鉴》: 南朝宋元嘉三十年 (453),武陵王骏讨太子劭,“军于溧洲”。皆此。又作冽洲。在今江苏

  • 河东北路

    金天会六年 (1128) 分河东路置,治所在太原府 (今山西太原市)。辖境相当今山西内长城以南,中阳、灵石、昔阳等县以北及陕西佳县以北地区。元废。金天会六年(1128年)分河东路置,治太原府(治今山西

  • 家计寨

    即杨家砦。在今甘肃武都县北一百里。《方舆胜览》 卷70阶州: 杨家崖,“ 《郡县志》 即阶州家计寨,控白江月掌山路。建炎、绍兴间,吴玠兄弟继为大将,保蜀口,时四州未有城,命逐州各择地为寨,而家计寨最控

  • 文明山

    在今湖南郴州市南一里。明《寰宇通志》卷60郴州:文明山“上有塔,又有亭,名曰第一江山”。

  • 枫亭市

    即今福建仙游县东南枫亭镇。明置巡司于此。

  • 南襄城

    在今湖北远安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78远安县 “潼阳城” 条下: “ 《志》 云: 南襄城在县北七十五里。相传关羽屯兵之所。南北朝时尝于此置南襄城郡。”

  • 秀嵩山

    又作秀高山。在今云南嵩明县东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14嵩明州:秀高山“耸出霄汉,环州众山,皆出其下。俗呼摇铃山。相传蜀汉时孟获立寨于此”。

  • 蓬山郡

    ①唐天宝元年 (742) 改柘州置,治所在柘县 (今四川理县西北与黑水县接壤地区)。乾元元年 (758) 复为柘州。②唐至德二年 (757) 改咸安郡置,治所在大寅县 (今四川仪陇县东南六十里仪陇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