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埠墟
即今广西南宁市西三十里石埠乡。明嘉靖《南宁府志》卷2:宣化县有石埠墟。
即今广西南宁市西三十里石埠乡。明嘉靖《南宁府志》卷2:宣化县有石埠墟。
俗名大河。在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崖城镇南。《舆地纪胜》卷127吉阳军:宁远水,“《元和志》云,去废宁远县一里”。
即陆区桥镇。又名六区桥镇。即今江苏无锡市西陆区镇。明洪武《无锡县志》:“西:富安乡有陆墟。”
在今四川通江县东一百里。《明史·地理志》 通江县: “旧治在赵口坪,洪武中徙于今治。”道光 《通江县志》 卷2: 通江旧县,“ 《旧志》: 赵公坪,明洪武太祖中徙今治。废县在今县东一百里,盖即宋末下通
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南青城山麓丈人峰下。原名丈人观,宋以后改为建福宫。
亦作雁塞山。即景山。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南。《明史·地理志》 房县: “西南有景山,一名雁山,沮水出焉,流入远安县界。” 《方舆纪要》 卷79房县: 景山 “一名雁山,又名雁塞山”。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宋 《景定建康志》 卷 19: 临贺塘 “在城东三十里。屈曲一十里,灌田二十顷,梁临贺王萧正德理田于此,因以为名”。
在今浙江奉化市东。《方舆纪要》卷92奉化县:市河在“县东南五里。亦曰新河,又曰新渠,唐陆明允导大溪水由资国堰注市桥河,东折而北出,绕流六十里,至县北三十六里东耆堰,接奉化江,灌田至数十万”。明末清初堙
亦作奉巂山。即今四川西昌市南邛海西之泸山。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邛都县 “有邛都河,河中有蜯巂山”。《水经·江水注》: 邛都县“县陷为池,今因名为邛池,南人谓之邛河,河中有蜯巂山”。
西汉置,属山阳郡。当在今山东西南部。东汉省。
今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图音河。《魏书·蠕蠕传》: 神䴥二年 (429) 五月, 世祖统兵从漠南进袭蠕蠕,至栗水,“缘栗水西行,过汉将窦宪故垒。六月,车驾次于兔园水,去平城三千七百里。分军搜